淺議政治教學中的“導入”和“提問”技能
二、提 問 技 能
提問技能是教師運用提出問題的手段,通過誘導學生回答和處理學生答案,達到檢查教學、學習知識、鞏固知識、促進思維、培養能力等教學目的的一種教學行為方式。它是課堂諸項教學技能中的重點,既滲透于各項教學基本技能的運用之中,又統領各項教學基本技能共同實現教學目標。
提問的主要類型有以下幾種:
1、突破式提問。 2、揭疑式提問。 3、比較式提問。 4、誘導式提問。
5、追蹤式提問。 6、迂回式提問。
課堂提問要立足于對全篇文章的整體要求,要抓住那些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節點,將問題設在重點、難點上,要提問跟教學要求密切相關的知識。因此提問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才能達到良好效果。
(一)所提問題要成階梯。問題重點突出又形成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教學階梯,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思維規律,充分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問題又沒有超出學生的智力水平,所以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人人有思考的機會,個個有答問的條件,自然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講授第三課時,我們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環境問題有哪些?我國環境的基本狀況如何?針對這些現象我們應該如何做?等提問。
(二)所提問題要具體實在。提問題措詞要確切,所提問題要明確,回答范圍要小些,學生才能針對問題去思考回答。
(三)提問要有啟發性。隨著知識的日益豐富,現在中學生的視野日益開闊,他們的邏輯思維也日益完善,提出需要經過分析、比較、推斷才能的出得出結論的問題,才能吸引學生,才能“一石激起千重浪”,引起學生思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四)提問要難易適中。所提問題既不要太淺顯,又不要過于深奧。問題深淺,是相對而言的。同一個問題,對這部分學生來說是難題,對另一部分學生來說是淺易題。因此,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提出不同深度的問題。較淺易的問題,提問水平較低的學生,較復雜的問題,叫水平較高的學生回答,才能調動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精心設計課堂提問,能教會學生怎樣思考,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扭轉學生在教學中的被動局面,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合理地進行課堂提問,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任何一位教師,千萬不要輕視課堂提問藝術。
綜上所談,合理、有效地使用“導入”和“提問”技能,就能達到知、情、意、行的有機統一,有利于素質教育的實施,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增長見識,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