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幻燈片“動”起來》(說課)
課 題
讓幻燈片“動”起來
教學年級
八年級
姓 名
蔡興威
單 位
澄邁縣老城中學
內 容
說 明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內容、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省編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六節的內容(以powerpoint 為教學環境),它包括了對幻燈片對象設置動畫效果及設置幻燈片的切換效果,采用兩課時完成教學。本說課內容為第一課時,它圍繞著制作多媒體作品使用自定義動畫等方法為幻燈片中的各個對象設置動畫效果。是學生學習了創建、美化等靜態幻燈片的基礎上對其知識的延伸,同時它也是為后續更深入學習幻燈片奠定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夠對幻燈片中的對象設置動畫效果。
2、過程與方法
通過任務驅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分組合作設置有個性的動畫效果,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的精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鼓勵學生大膽演示、展示作品,培養學生自我表現的能力;通過對幻燈片動畫效果的合理、靈活的運用,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信息素養。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用“自定義動畫”使幻燈片“動”起來。(確定的依據是因為自定義動畫可以讓學生制作出更豐富、有個性的動畫效果。所以我將它們定為本節課的重點。)
2.難點:自定義動畫靈活、合理的運用。(確定的依據是自定義動畫涉及的對象較多,設置復雜,學生對于幻燈片的整體規劃和合理運用的能力有限,給幻燈片的各個對象設置很豐富但效果適得其反。)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熟悉了powerpoint編輯環境,掌握了創建、播放和美化幻燈片的有關操作,對本課內容既好奇,又陌生,求知欲極高,學習熱情一觸即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已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初中學生還是以感性認識為主體的,自我表現欲望強烈。
三、教法分析
本節采用“任務驅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效果評價”的教學模式。一要充分強化自己的角色意識,教師是組織者、引進者、參與者。二要注意發展學生的共性和個性,讓學生自己確定學習目標,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同時充分運用多媒體網絡教室管理軟件,實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教法上有如下三個特點:
第一.以問題為紐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又帶著新的問題離開課堂;
第二.創設任務驅動的教學環境,使課程成為學生生命歷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三.給學生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空間,鼓勵學生動腦、動手解決實際問題。
四、學法分析
鼓勵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自主學習(如:調研、閱讀課本、課外書籍、網絡資源、還可以是 powerpoint中的“幫助”功能),自己確定學習目標,分組合作,共同研究,學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為他們今后繼續教育或終身教育打下基礎。
五、教學程序
【課前任務】
能把你已制作的《我的自畫像》中的各個對象“動” 起來嗎?試試做。
【新課教學】
任務一:使幻燈片中的對象“動”起來
1、學生展示作品
課堂上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室軟件(電子舉手或電子搶答—取得展示的機會,向全體學生展示),部分學生展示自已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