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幻燈片“動”起來》(說課)
2、向學生提問,并讓學生演示操作過程:
(1)你采用什么方法(演示);
(2)你知道的還有哪些方法(演示);
讓學生知道使幻燈片中的對象“動”動起來可用預設動畫或自定義動畫。
任務二:使幻燈片靈活、合理“動”起來
1. 幻燈片“動”的基本要求(自定義動畫)—任務驅動
把幻燈片中的所有對象按一定的先后順序和方式呈現,并設置一定的動畫效果。
2. 分組做法—合作探究
按就近相鄰的原則,由4至6人為一組,并推薦一名為組長,負責本組合作、探究工作,開展組員個人自評、組員間的互評,挖掘各自作品的優缺點及在保證全組完成任務的基礎上推選一個作品參展交流。
3. 展示作品做法—效果評價
每組選出一個他們自己認為優秀的作品參展(采用遙控輔導中的轉播功能),選手展示作品后說明制作過程;讓全體學生對每組代表作品進行民主的投票(采用多媒體網絡教室軟件中的電子舉手功能)選出班里“最佳”作品,在校園網上展覽。
【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你們有什么收獲?
生:(┉┉)
【知識拓展】
選定下列問題之一進行探究。
1.設計一個“主題班會”的演示文稿文件,插入一二張新幻燈片,為其添加相關的文字和圖片:為幻燈片中的每一個對象都設置動畫,再設置幻燈片的切換效果。
2. 設計一個幻燈片,在電腦上向家人宣傳安全用電常識,要求有相關的圖片、文字、聲音、視頻,并調整幻燈片對象呈現的順序。
【課后反思】
1、 在說教學程序中,我沒有涉及到太多的教學細節,是因為我始終以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是隨機的,這就要求教師的靈活應變。
2、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可能存在著傳統的學習方式——教師示范,學生學著做的習慣,沒有自主探究的學習精神,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鼓勵學生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學習。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確定教學目標。
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的作法是先自主設置幻燈片的各對象“動”,再分組合作設置各對象按一定順序靈活合理“動”。
教師是組織者、引進者、參與者,創設一個民主、和諧、自由、安全的課堂氛圍。
新課程要求改變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
創設情境,引起學生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使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使課程成為學生生命歷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使學生養成對學習反思的意識。
讓學生帶著問題離開課堂。也使信息技術和其他學科知識整合
評委點評:
該老師的說課是比較成功。說課者對教材進行了較微妙的處理,適時地使用了拋錨式、協作式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明確的任務下,通過各種途徑去探索解決"如何使幻燈片中的對象動起來"這一主題的方法,引導學生在相互協作完成任務的前提下,開展"組員個人自評,成員之間互評"使學生對知識的學習不再停留在認知、利用的層面上,而是提升到通過利用知識能進行評價的綜合能力上,有利于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在課堂設計中采用的"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雙主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了一種自主的學習空間,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學生真正成為知識的建構者,使學生從被動的接收轉變為積極地發現、主動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