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cool edit錄制和編輯聲音》(說課)
(二)任務驅動法
任務驅動法是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主張教師將學習內容隱含在一個或幾個有代表性的任務中,以完成任務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我利用事先設計好的由易到難的問題解決任務來驅動學生去完成,去自主探究,讓他們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掌握新課的內容,解決重點難點。
(三)提問引導法
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我通過“提出疑問”來啟發(fā)誘導學生,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在操作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變學生“學會”為“會學”。
四、說學法
我所教的高二大部分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有濃厚興趣,學習態(tài)度認真,樂于參與到信息技術中來,根據(jù)學生情況,我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fā),為指導他們更好地學好本節(jié)課的內容,采用如下方法:
(一)自主探究法:
學生根據(jù)教師所提出的任務,通過對自學文件進行自主學習,再通過自己在計算機進行操作,體驗成功和失敗,從中獲取對知識的正確理解,探求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比如在錄音時遇到聲音錄制不成功的情況,學生要學會獨立思考,從硬件及硬件連接和軟件設置等方面來分析,查找原因,尋求解決方案。
(二)示范促進法
對于學習一般的學生,他們碰到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時,讓自學得好的學生做示范操作,教師單純的教變成學生間的學,并形成全體學生相互促進,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
(三)協(xié)助學習法
在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優(yōu)秀學生幫助基礎較差的學生,通過協(xié)助和溝通,學生可以看到問題的不同側面和解決途徑,開闊學生思路,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五、媒體運用
計算機教育專家譚浩強老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誰有'無機教學'法,我就會發(fā)現(xiàn)'無水游泳'法!",這充分說明了我們的信息技術課離不開計算機,離不開軟硬件的支撐。
本節(jié)課我運用到的媒體有:多媒體網絡教室、多媒體教學硬件與軟件、課堂教學課件。
六、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任務驅動進行教學,教師設計逐漸深入的任務,讓學生來解決。在解決每個任務時,要求學生自學嘗試操作,教師給予適當?shù)闹笇c幫助,不斷解決重點和難點。
課前準備——結合校園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1)發(fā)布消息——學校廣播站要招聘廣播員,建議每位學生都去參與,要求每位應聘者要先準備1分鐘左右的錄音作品。
(2)布置課前任務——學生回去寫錄音作品的腳本即錄音詞。
學生:寫錄音詞。
設計意圖: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參與性。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欣賞作品
導入新課
(3分鐘)
上課的時候播放一個課前就準備好的由廣播站的學生所錄制的一個錄音作品。
引出問題:制作這樣的作品有可能用到的技術有哪些?
導入課題:《利用cool edit錄制和編輯聲音》
a、對錄音作品有個感性認識。
b、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提高學習興趣。
任務驅動
·
探究學習
·
欣賞評價
︵35分鐘︶
設置任務 一
(8分)
任務一:利用cool edit錄制聲音。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通過老師所提供的“cool edit的使用一”這個自學文件來進行自主探究學習,錄制聲音,并保存。
a、 讓學生有目的地進行創(chuàng)作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b、 在活動中初步親歷信息技術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