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信息管理》教學設計
【適用教材】中國地圖出版社
【適用單元】第三章 科學管理信息 第一節 《 探討信息管理》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信息管理的思想和重要性,從而形成對身邊信息進行管理的意識。
2.了解信息資源的管理方法,根據實際問題選擇合適的工具,有效管理身邊的信息。
3.了解資源管理器進行文件管理的特點,并能夠實現網上資源共享。
過程與方法:
1.能夠比較各種信息管理的方法,并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工具管理身邊信息。
2.歸納利用信息技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方法,并能夠表述和付諸于實踐。
3.能夠對他人信息管理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
4.可以通過電子學習檔案袋記錄學習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主動學習和選擇信息管理工具,形成管理身邊信息的積極態度。
2.通過管理身邊的信息,體驗有效管理信息的重要性,形成科學管理信息的意識,培養學生能夠合理地管理信息。
二、內容分析
學習內容:
第一節的內容是探討信息管理,使學生了解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具有信息管理的意識,能根據實際問題選擇合適的工具,有效管理日常學習與生活中的信息。通過第一節課的學習,主要讓學生能對不同信息管理方法進行比較,并將比較表以附件的形式存放入電子檔案袋中,接著進行信息管理實踐,并能夠實現網上資源共享,培養學生合理地管理信息。
對學生的要求:
(1)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積極思考,勤于實踐;
(2)根據課件、課本以及其他共享資源自主學習,培養小組協作、探究能力。
三、學生分析
學習特點:高一學生對信息技術課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但對信息管理的概念比較模糊,認為只要學會上課所教的知識,完成老師所布置的任務就可以了,缺乏科學管理信息的意識,引導他們能夠對信息進行有效管理很重要,也是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習習慣:高一學生對怎樣管理信息,針對實際問題選擇合適的工具去管理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
學習交往:高一學生小組交流、合作討論的意識比較弱,學習交往往往表現為個別化學習。
四、教學方法
引導啟發,任務驅動,演示實踐,輔助教學。
五、教學資源
1. 硬件環境:多媒體網絡教室,音響設備等。
2. 軟件資源:①教材②學科教學平臺③教師自編教學課件④預設資源(針對教學內容所做的前期準備工作,創設任務所需的資源,如歌曲、圖片等)⑤學習范例(教師可把自己的管理資源方式及方法展現給學生看)。
六、評價設計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觀察學生的自主實踐活動,并給予適當的引導和幫助。然后展示交流學生的成果,并進行相應的評價。
教師可以把以下幾個方面作為評價要點:
·積極參與課堂學習;
·了解信息資源管理的重要性;
·能深刻體會到信息資源管理的目的;
·能根據實際問題選擇合適的信息技術工具,有效管理身邊的信息;
·能根據課件中的步驟自主學習;
·有很好的合作意識,能主動和組員探討問題;
·能用資源管理器對文件進行分類管理;
·能實現利用網上鄰居共享資源,并能把文件存到對方的計算機上;
·對他人的信息管理有自己的見解。
七、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所用時間
導入(了解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形成對身邊信息進行管理的意識。)
以去無錫新華書店買數學參考資料為例,提問學生是如何找到參考資料的?如果新華書店的書沒有分門別類管理,會出現什么后果?既然信息管理這么重要,你們想不想知道信息管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