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讀統計圖表》教案設計(精選4篇)
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讀統計圖表》教案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認識統計表中和條形統計圖,知道條形統計圖中1格代表1個單位。
2.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作出簡單的預測。
教學重難點:
1.根據實例,讀懂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從統計圖表中獲取信息。
2.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作出簡單的預測。
教學準備:
草稿紙。
教學過程:
一、讀懂縱向統計圖
1.會看統計圖。
師:這是育才小學二年級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目統計圖,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個統計圖和你們以前接觸過的統計圖有什么不同?學生可能會發現:
(1) 現在的統計圖中有很多的直條。
(2) 在統計圖的左邊還有許多數。師:你知道統計圖中的直條和左邊的數各表示什么嗎?讓學生自由發言,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師說明:圖中的直條表示喜歡各種電視節目的人數;圖中左邊的數的意義是:1格代表1個單位,在這里1格代表1個人,2格代表2個人……
2.從統計圖中獲取信息。師:這個統計圖告訴了你什么?
(1) 學生獨立思考。
(2) 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3) 最后小組代表匯報。
學生可能會從圖中看出:喜歡卡通片的人數最多,有12熱;喜歡看歌舞片的人數最少,才4人;喜歡看新聞和喜歡看電視劇的人數同樣多……從圖中還能計算出一共統計了39個人。
3.延伸。
師:根據統計圖表中的信息,你又想到了 什么?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4.給統計圖起名字。師: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這個統計圖,你認為給它起個什么名字好呢?
(1) 讓學生自由發言,說一說自己喜歡的名字。
(2) 教師指出:因為這種統計圖是用直條的高矮表示數量的多少,所以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做“條形統計圖”。
5.條形統計圖的優點。
(1) 學生說一說用條形統計圖進行統計有哪些優點。
(2) 教師總結:條形統計圖的優點是只管得看出數量的多少,一目了然。
二、讀懂橫向統計圖
1、條形統計圖可以是橫向的。
師:這是育才小學二年級同學最喜歡的體育項目統計圖,這副統計圖和第一副比較,又有什么不同?學生會發現,第一副統計圖是直條是豎著的,第二副的直條是橫著的…… 教師肯定:條形統計圖也可以是橫向的。
2、會看橫向統計圖。鼓勵學生自己說一說橫著看、豎著看各表示什么。
3、從圖中獲取信息。讓學生與同伴說一說,從圖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4、討論。
師:如果我們班要組織單項體育競賽,你認為組織哪項比賽歡迎?組織學生討論、交流。當他們的意見不一致時,使學生體會到通過統計有助于做出決策。
三、讀懂統計表
1、會看統計表。
師:這是某地安裝電話情況的統計表。你們知道這個統計表中的第一行和第二行各表示什么嗎?
(1) 學生自由發言。
(2) 引導學生說出:統計表的第一行表示年份,每隔5年統計一次,而第二行表示這個地區安裝電話的部數。
2、對統計表所呈現的信息作出分析。對統計表所呈現的信息作出分析,學生會感到比較捆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作出簡單的分析:如1985年安裝的電話很少,只有18部,以后每五年統計一次,電話數量逐年增加:1985到1990年增加142部;1990—1995年增加190部;1995—20xx年增加950部,遠遠高于前些年的增長速度。
3、估計。
在學生對統計表所呈現的信息作出簡單分析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根據表中組數的變化情況估計一下現在可能有多少部電話。
四、課堂總結
學生說一說這節課的收獲與體會,教師給予評價。
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讀統計圖表》教案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
2、認識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并能完成相應的圖表。
3、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做出簡單的預測。
教學重難點:
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做出簡單的預測。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小朋友喜歡“六.一”兒童節嗎?(喜歡)六一兒童節是小朋友的節日,電視臺的叔叔阿姨準備給小朋友送上一份節日禮物——動畫片大餐,那么小朋友們都喜歡什么樣的動畫片呢?他們請老師幫忙調查一下。昨天老師對二(2)班的小朋友進行了調查。老師根據調查情況制作了一幅統計圖
(出示二(2)班同學最喜歡的動畫片情況統計圖)
二、活動探究,認讀統計表
(一)認讀縱向統計圖表
1、先獨立思考:請你仔細觀察統計圖,從統計圖面,你知道了什么?想好的舉手
2、同桌交流:有好多小朋友已經知道了,那么請你跟你的同桌說一說、比一比誰從圖中了解的信息多。
3、反饋交流:
師:誰愿意向大家說一說從統計圖里,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喜歡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人最多,喜歡看《西游記》的人最少。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看邊上有24就是個人(喜歡《喜羊羊和灰太狼》的這部分涂得)(實際上這種統計圖我們可根據各種直條的高矮一眼看出喜歡什么節目的人最多、最少。我們來數一數各涂了幾格)
師:這邊上有哪些數?這些數告訴我們什么?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喜歡看的人數《喜羊羊和灰太狼》。 師:從統計圖里你還知道什么?
生2:喜歡《海綿寶寶》的小朋友有8人--------
師:(我們來數一數)誰還有補充嗎?
生3:喜歡《海綿寶寶》的人數和喜歡《貓和老鼠》的人數一樣多
師:你是怎么知道喜歡《海綿寶寶》的人數和喜歡《貓和老鼠》的人數一樣多的?
生3:它們都是8人,
師:我們還可以從它們的高度上看出它們是一樣高的。你還會去比較 想法跟別人不一樣,誰還能像他這樣去比較它們之間的關系呢?
生4:喜歡-------比——多或少幾人,一共有幾人?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4、預測:根據這個調查結果,你認為電視臺的叔叔阿姨在六一兒童節會播放什么動畫片當作節日禮物送給大家呢?為什么?
過度:電視臺的叔叔阿姨的想法也跟我們小朋友一樣,會在六一兒童節那天為我們送上節日禮物,大家高興嗎?
(二)認讀橫向統計圖
過渡:六一兒童節我們不僅能收到電視臺叔叔阿姨的禮物,我們學校也要為大家慶祝節日,學校準備舉行一些體育活動,由于學校學生有1000多個受場地限制,學校要求每個班只選一個體育項目,請你從下面四個體育項目中選一個喜歡的,想好舉手
1、生成統計表
指名不同學生回答,意見產生分歧
師:要決定到底舉行什么活動怎么辦?
生:數一數,統計
生成統計表
2、制作統計圖:
師:根據這個統計表我們能不能制成統計圖呢?怎么制作?
生:在踢毽子那里畫6格
師:怎么畫?為了能讓大家一眼看出6格我們可以想個什么辦法?一般把數字寫在下面
師:再怎么畫?為了區別不同的項目,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顏色。
3、讀統計圖:
師:在這個統計圖中,你又知道了哪些信息?
4、預測:根據這副統計圖,你認為我們班組織哪項活動小朋友們的歡迎?為什么?(那么我們班就決定組織跳繩活動)
5、比較兩幅統計圖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用直條表示人數,一格都表示一個人,都用不同的顏色
不同點:橫、豎不同,說一說橫豎都表示什么。
(三)體驗統計的全過程
過渡: 有那么多的人要為我們慶祝節日,我們要精神飽滿的玩一天,要有精神就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剛才我們都計算出了自已每天的睡眠時間我們把它做成一個統計表和統計圖好嗎?
1、做統計表:要統計一組同學的睡眠時間有什么方法?誰來說一說
(小組完成統計表、集體檢查)
2、畫統計圖:請根據統計表中的結果畫好統計圖,比一比誰畫得對又漂亮
3、評價統計圖
4、全班匯總
5、讀統計圖
6、小秘密:10歲小朋友一般應保證每天10時的睡眠,知道這個小秘密和我們班小朋友睡眠情況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只有保證了充足的睡眠時間,我們才有健康的身體去學習、生活,希望小朋友能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三、延伸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統計圖表,你們見到過哪些的統計圖表呢?
師:同學們見識可真廣,老師也從網上找到了一些統計圖表。
課件展示各種統計圖表:有折線形的、條形的、圓形的、地圖形的。
統計圖的花樣可多了,今后我們會繼續學習統計知識,有興趣的小朋友課后可以收集一些統計圖表自己研究研究看能發現些什么,好嗎?
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讀統計圖表》教案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能讀懂統計圖表,并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自主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并讓學生不斷地收獲成功的喜悅。
2、讓學生體會統計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同時滲透健康教育,讓孩子從小養成合理睡眠的好習慣。
3、通過小調查活動讓學生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讀懂統計圖
教學難點:
在統計圖表中獲取信息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1)奧運會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熱潮,少兒頻道要舉行一次兒童體育比賽,可是應該賽什么呢?這可把董浩叔叔難住了!我們一起幫幫他好嗎?
(2)出示二(2)班同學最喜歡的體育項目統計圖、學生觀察。
二、探索新知
1、導入:出示統計圖,你們認識它嗎?
這個統計圖會說話,它能告訴我們許多數學信息,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統計圖表。(板書課題)
2、讀二(2)班同學最喜歡的體育項目統計圖。
①請看大屏幕,從圖上你能知道或調查的是什么內容嗎?你從哪知道的?
②最喜歡是什么意思?
調查項目每人只能選一個最喜歡的
③仔細觀察,這幅統計圖還告訴了我們什么信息?(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同桌說一說。
④學生匯報。
⑴ 踢毽子、踢球、游泳、跳繩,這些詞表示體育項目的名稱。
⑵ 0、1、2„„16,這些數表示具體“人數”,人是單位名稱。
⑶ 每行都有16個格子,1格代表1個人,1格代表一個單位。
⑷ 用直條的長短表示最喜歡某種體育項目的人數是多少?(匯報)„„
⑤教師小結。
3、預測
董浩叔叔看到這個統計圖,你猜他會決定舉行什么比賽?為什么?
4、體會統計圖的優點。
5、讀二(1)班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目統計圖。 ①比較兩幅統計圖有什么區別并小結。 ②讀統計圖并體會統計圖的好處。 ③小結 ④預測。
到了20xx年8月份時,猜一猜喜歡哪一項電視節目的人會更多? 教師提問:到時候我們再統計同學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統計圖會發生什么變化?
三、讀奧運獲金牌情況統計表 (1)導入
(2)出示統計表,說說從統計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小組交流)
(3)匯報 a.你知道了什么?
b.你覺得中國的運動健兒怎么樣?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四、小調查
1、師:同學們正處在長身體的階段,要想身體好,必須有合理的飲食,適當的運動,還要有充足的睡眠。不知道咱們班的同學每天的睡眠時間大約有多長呢?是不是有充足的睡眠呢?誰來說說看,你每天大約睡幾個小時呢?(指名匯報)
2、大家想不想了解全班同學的睡眠情況,并親手制作統計圖呢? 請看書本第88頁的“小調查”:課前,我們已經調查、統計了全班同學的睡眠時間情況,并完成了統計表。
3、現在請每個同學拿出水彩筆,獨立完成書本上的統計圖。比一比,哪些同學完成得最快!(教師巡視指導)
4、展示并進行匯報、交流。
5、你們知道嗎?一般10歲左右的兒童,每天應保證10個小時的睡眠。你覺得咱們班的同學是不是都有著充足的睡眠,如果沒有,你想說些什么?(合理化建議)
五、延伸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統計圖表,你們見到過哪些統計圖表呢?
師:同學們見識可真廣,老師也從網上找到了一些統計圖表。來看看,看我們還能讀到些什么?
課件展示各種統計圖表:有折線形的、條形的、圓形的、地圖形的。
統計圖的花樣可多了,今后我們會繼續學習統計知識,有興趣的小朋友課后可以收集一些統計圖表自己研究研究看能發現些什么?
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讀統計圖表》教案設計 篇4
教學設計
一、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九單元第一課時《讀統計圖表》。
二、教學目標:
(一) 重視學生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體驗。
(二) 認識并能讀懂統計圖表,完成相應的圖表,并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三) 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會統計的意義和價值,通過活動,提高合作交流意識,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學習讀統計圖表,體驗統計過程。
四、教學難點:體會橫向統計圖與縱向統計圖的異同。
五、教學過程:
(一)動畫片段 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電視嗎?(播放動畫片,激發學習興趣。)平時,你們最喜歡看什么節目?(學生回答問題)開發區電視臺統計了二年一班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目,結果怎樣呢?我們來看一看吧。
(二)探究新知 經歷統計
1、讀統計圖一:
(1) 逐步出示第一幅統計圖,認識統計圖。
(2) 讀取信息, 進行匯報。
(3) 教師小結,深化統計圖的意義。
開發區電視臺看了這幅統計圖,會怎樣做呢?(傾聽學生的回答,抓住時機,深化讀統計圖的意義。)
2、讀統計圖二:
(1) 出示第二幅統計圖。
你能看懂這幅統計圖嗎?
(2) 獨立讀圖,小組討論, 進行匯報。
(3) 體會統計圖的作用。
這是誰制的統計圖?他看了這幅統計圖會怎樣做?
3、對比兩幅統計圖:
找出不同點,體會共同性。
4、教師小結,揭示課題,進行板書。
不管橫向統計圖還是縱向統計圖,都非常直觀,便于做出相應的分析。
5、讀統計表:
(1) 出示統計表, 獨立讀表,交流看法。
(2) 根據匯報情況,進一步引導,鼓勵學生多發現信息。
(3) 揭示課題,進行板書。
6、教師小結,突出本課意義。
統計圖與統計表都被人們廣泛地運用于生活中,有了這些統計圖表,可以讓雜亂的信息變得有序,也便于人們做出相應的預測,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今天老師就遇到了一個小問題,你們能幫助我解決嗎?
(三)運用知識 展開活動
1、小組配合,完成統計圖表:
(1) 出示題目: 了解每組同學每天的睡眠情況, 利用統計圖表對本組同學睡眠情況進行統計。
(2) 出示統計表,明確項目,分析要求。
(3) 小組配合完成統計圖表,展示統計圖表。
(5) 進行全班睡眠統計。
鼓勵學生想辦法,師生共同完成全班睡眠情況統計表。
(6)出示:你知道嗎?體會統計意義。
2、獨立完成統計圖或統計表:
(1) 明確統計內容。
健康的身體除了要保證良好的睡眠,還要注意什么?(引出早餐的重要性)你能統計出你們小組同學吃早餐的情況嗎?
(2)獨立完成統計圖表,進行展示。
(3)針對統計結果提出希望,再次體會統計意義。
(四) 總結本課內容。
同學們,你們這節課有收獲嗎?你的收獲是什么?(學生回答)認識了你們是我這節課最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