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當從試劑瓶直接往小口容器(如試管或其它細口瓶等)中傾注液體時,應使瓶口邊緣與受器內口的邊緣相抵,緩緩傾倒(如圖5)。當往試管中注入液體時,應以拇指與食指、中指相對捏住試管上部近口處,以便于控制管口位置和觀察液體的注入量。傾注完畢時,試劑瓶口上剩下的最后一滴,不應讓它淌在瓶子的外壁上,要隨手用受器的內口邊緣、玻璃棒或原瓶塞把液滴輕輕刮掉。
當往小口容器內轉移液體時,也可以借助漏斗。往燒杯(或其它大口容器)中傾倒液體時,可用玻璃棒引流(如圖6)。
(2)用滴管轉移液體 轉移少量液體或逐滴滴加液體時,都可使用滴管。滴管可以是自制的或滴瓶上所附專用的。使用時,先用拇食指捏癟橡膠乳頭,趕出滴管中的空氣(視所需吸入液體多少,決定捏癟的程度),然后把滴管伸入液面以下,再輕輕放開手指,液體遂被吸入(如圖7)。
用滴管往容器中轉移液體時,根據需要接受的容器可直立或稍微傾斜,但滴管必須垂立于容器口的上方,其尖嘴不得接觸容器壁,然后輕捏膠頭使液體緩緩地逐滴滴入(如圖8)。如受器傾斜,液滴可沿器壁自然淌下而避免迸濺。
使用滴管時,未經洗凈,不準連續吸取不同液體。不許把滴管平放在臺面上(應插在專用的試管或燒杯中),以防沾污。滴管用畢要及時洗凈。洗凈的方法是擠凈液體后,反復吸、射蒸餾水。
每次用滴管吸入的液體量以不超過管長的2/3為宜,吸液后的滴管不準平持,更不準將尖嘴向上傾斜。滴管的膠頭內如果吸入液體,必須摘下來反復沖洗晾干后,裝上再用。
滴瓶上的滴管用畢應立即插回原瓶(不須清洗)。滴瓶上的滴管是原裝磨口配套的,即使洗凈后也不能串換。
在使用濃酸、濃堿等強腐蝕性試劑時,要特別小心,防止皮膚或衣物等被腐蝕。
(1)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等濃堿液萬一濺到皮膚上,應先用大量水沖洗,然后用2%~3%硼酸溶液沖洗。濃堿液流到實驗臺上,立即用濕抹布擦凈,再用水沖洗抹布。沾在衣服上的濃堿液,也要立即用水沖洗。
(2)硫酸、硝酸、鹽酸等沾到皮膚(或衣物)上,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用 3%~5%碳酸氫鈉水溶液沖洗。如皮膚上沾到較大量的濃硫酸時,不宜先用水沖(以免燙傷),可迅速用干布或脫脂棉拭去,再用大量水沖。
(3)萬一眼睛里濺進了酸或堿液,要立即用水沖洗,千萬不要用手揉眼睛!洗時要眨眼睛,并及時請醫生治療。
5.液體體積的定量量取
取用一定量的液體,一般可用量筒量出其體積,選用量筒的規格視所量液體體積大小而定。量筒的標稱容量越大其分度值越大,則精度越低;反之容量越小其分度值越小,則精度越高。
量液時,量筒應放平穩,觀察和讀取刻度時,視線要跟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如圖9)。如果仰視或俯視都會造成讀數誤差。
使用小量筒量取一定量液體時,當注入液體量接近所需容積刻度線時,應改用一潔凈滴管將液體滴至所需刻度。
【練一練】
1.用藥匙取小塊鋅粒(或石粒)放入試管中。
2.用藥匙取少量粉末(如食鹽或細沙)放入試管中。觀察如果將粉末放在試管近口部,粉末是否會沾在管壁上?改用正確的方法效果如何?用折好的紙條(見圖4)將粉末送入試管中效果又如何?
3.用10ml小量筒先后量取1ml、3ml水,分別注入兩支試管中,目測兩試管中水的體積。然后取盛水的試劑瓶往另一試管中估量地注入2ml水,再將這試管中的水倒入小量筒中,檢驗自己的估量是否準確(還可以改變水的體積再做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