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見的酸和堿(A案第一課時)
活動與探究
你對羽衣甘藍遇鹽酸變紅現象的各種假設
你驗證假設的實驗方案
實驗現象
你的結論
活動與探究
用自制指示劑試驗在白醋、稀鹽酸、食鹽水、石灰水、氫氧化鈉溶液中的顏色變化。
指示劑
(汁液)
在不同溶液中的顏色變化
白醋
稀鹽酸
食鹽水
石灰水
氫氧化鈉溶液
討論:比較實驗結果,哪些指示劑在酸或堿溶液變色效果較好?你認為這些指示劑有什么用途?
聯想與應用
花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生機和活力。請你談一談,為什么會出現“萬紫千紅的花”?
練習與實踐
①有稀硫酸、石灰水、食鹽水三種溶液,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來鑒別它們。
②在家里收集白醋、果汁、石灰水、肥皂水、食鹽水、清潔劑液、自來水等物質,用自制的指示劑檢驗它們的酸堿性。
背景資料
一、自制指示劑
實驗原理
許多植物的花、果、莖、葉中都含有色素,這些色素在酸性溶液或堿性溶液里顯示不同的顏色,可以作為酸堿指示劑。
實驗用品
玻璃杯、研缽(或榨汁機)、紗布。
花瓣(如牽;)、植物葉子(如紫甘藍)、蘿卜(如胡蘿卜、北京心里美蘿卜)、酒精溶液(乙醇與水的體積比為1∶1)。
實驗步驟
取一些花瓣、植物葉子、蘿卜等,分別在研缽中搗爛后,各加入適量酒精溶液,攪拌浸泡。半小時后,再分別用四層紗布將浸泡出的汁過濾或擠出,就得到指示劑。將自制的指示劑分別裝入小瓶中,并貼上標簽備用。
二、酸堿指示劑的發現
英國著名化學家、近代化學的奠基人羅伯特·波義耳(robert boyle,1627~1691)在一次實驗中,不小心將濃鹽酸濺到一束紫羅蘭上,為了洗掉花瓣上的酸,他把花浸泡在水中。過一會兒,他驚奇地發現紫羅蘭變成紅色。 他請助手把紫羅蘭花瓣分成小片投到其他的酸溶液中,結果花瓣都變成了紅色。波義耳敏銳地覺察到,把紫羅蘭花瓣投進一種溶液中,就能確定這種溶液是否顯酸性。波義耳從各種花和一些植物中提取汁液,并用它制成了試紙。波義耳用試紙對酸性溶液和堿性溶液進行多次試驗,終于發現了我們今天還在使用的酸堿指示劑。
點評 本節課抓住了科學探究中最為重要的因素:精心設計和選材,從身邊的物質和已學過的知識引入課題,創設了真實的問題情景,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究興趣,為后面的系列探究營造了良好的氛圍。提供的“探究單”和背景資料,為學生的探究過程起了較好的引導作用,使學生能在輕松、有趣的探究學習氣氛中研究有關酸堿的化學知識,體驗發現的樂趣,發展獲取信息、交流表達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教師較好地轉變了自己的角色,遵循學生的認知心理,巧妙處理“有用”與“有趣”的關系。
點評:湖北省宜昌市教研中心 劉永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