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中考化學元素及其化合物
na2co3+bacl2=2nacl+baco3↓ na2co3+ca(oh)2=caco3↓+2naoh
(3)硫酸銅
無水硫酸銅為白色粉末,水溶液呈藍色。cuso4·5h2o是一種藍色晶體,俗稱膽礬又叫藍礬,受熱時可失去結晶水,成為白色的cuso4。無水硫酸銅常用來檢驗水的存在。硫酸銅在水溶液中能電離出銅離子和硫酸根離子,因而能跟堿、氯化鋇等發生復分解反應:cuso4+2naoh=cu(oh)2↓+na2so4,cuso4+bacl2=cucl2+baso4↓。
六、單質、氧化物、酸、堿、鹽之間的反應規律
掌握單質、氧化物、酸、堿、鹽之間的反應規律,應以熟悉“三表一圖”即物質分類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物質溶解性表、八點圖為基礎。用四種基本反應類型歸納化學反應。
1、三表一圖
(1)物質分類表
物質分類表(見基本概念部分)按照組成、在水中的電離特點、跟酸堿的反應特點等將物質進行了分類,使得每種物質都有了自己的位置,有利于我們按類進行研究,找出反應規律。
(2)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給出了10種金屬(含氫)在水溶液中失電子由易到難的順序,其應用范圍是水溶液中的置換反應。具體應用是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里的氫;排在前面的金屬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是判斷水溶液中金屬之間的置換反應能否進行的基礎。
(3)物質溶解性表
掌握酸、堿、鹽的溶解性對于判斷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十分重要。同學們知道,復分解反應的發生條件之一是有沉淀生成,如果弄不清哪些物質是難溶物則很難說掌握了復分解反應。在初中范圍內,必須掌握的難溶物有:碳酸鈣、碳酸鋇、氯化銀、硫酸鋇、氫氧化銅、氫氧化鐵。微溶物有:氫氧化鈣、硫酸鈣、硫酸銀。
2.以“四種基本反應類型”歸納化學反應
根據反應條件,置換反應可以劃分為溶液中的置換反應和非溶液中的置換反應兩類。
判斷溶液中的置換反應能否進行,應以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為依據。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里的氫;排在前面的金屬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討論的是金屬和酸、金屬和鹽溶液的反應規律。
非溶液中的置換反應能否進行,不能用金屬活動順序表來判斷。在初中階段,非溶液中的置換反應僅要求氫氣、碳單質還原金屬氧化物的反應。如,氫氣還原氧化銅、木炭還原氧化銅等。
3、化學肥料
是用礦物、空氣、水等作原料,經過化學加工而成的。它的特點是所含營養元素種類_____,但營養
元素的含量______,一般_____溶于水,易于被作物吸收,肥效快。
主要有氮肥、磷肥、鉀肥、復合肥、微量元素肥料。
nh4+的檢驗:
① nh4no3 + naoh == nano3 + nh3↑ + h2o
②氨氣遇水生成氨水,顯堿性,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 七、幾種物質的比較1.鹽酸與硫酸
鹽酸(hcl)
硫酸(h2so4)
制取h2 + cl2
點 燃 2hclso3 + h2o ==h2so4
物理性質
純凈的濃鹽酸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有酸味的液體。常用濃鹽酸中hcl 的質量分數約為37%~38%,密度為1.19g·cm-3,有揮發性,能在空氣中形成白霧
純凈的濃硫酸是無色、粘稠、油狀的液體,不易揮發,有吸水性。常用的濃硫酸中h2so4 的質量分數是98%,密度為 1.84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