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說課稿
②引導學生回憶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兩套裝置,學生討論并思考如下問題:a、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由哪幾部分組成?b、確定氣體發生裝置時應考慮哪些因素?c、收集氣體一般有哪兩種方法?d、確定氣體收集裝置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通過氧氣和二氧化碳相關性質的比較,了解制備氧氣與二氧化碳時其發生裝置與收集裝置的異同。初步確立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與方法。在教學中本人將相關比較以表格形式列出,用媒體展示,一邊引導學生回憶氧氣制取的裝置一邊歸納出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方法,用表格歸納出方法并投影出來。
③投影教材p111有關實驗儀器。讓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并選擇相關儀器進行實驗。
本人在組織課堂的同時依據投影上的注意事項適時提醒學生注意正確操作。如:a、長頸漏斗末端插在液面下。b、導管伸入錐形瓶不能過長(<0.5cm)。c、收集氣體時應用向上排空氣法,不能用排水法(co2溶于水)。d、檢驗氣體是否集滿的方法(補充說明檢驗c02氣體的方法)。
整個過程讓學生體驗、反思和完善實驗設計,掌握基本技能,體現師生互動。
④隨堂小結,結合我校采用講學案教學的特點。讓學生拿出預先發給的講學案,本人對該節內容進行小結,并指導學生完成隨堂練習,并當場講評。最后布置學生回去完成課后鞏固練習。
2.教學方法:
活動探究、對比探究、合作交流、討論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法。
五、教具準備:歸納路,通過靈活選擇儀器,創設培養學生類比、歸納、演繹能力的情景
儀器:注射器、錐形瓶、平底燒瓶、燒杯、試管、集氣瓶、長頸漏斗、雙孔(單孔)帶直導管(彎導管)的導管、水槽、酒精燈、鐵架臺、課件。
藥品:塊狀大理石、碳酸鈉粉末、稀鹽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
六、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過的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對于氣體的制法與收集較為熟悉,懂得氣體的收集方法與物理性質有關,并且學生懂得要制取某種物質,必須通過含有該物質元素的其它物質通過化學變化或物理變化來實現,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學生很快想到的是木炭的燃燒,碳還原氧化銅,除了看書之外不會想到用大理石與鹽酸反應來制取,所以要在課前安排學生查覽資料,收集能產生二氧化碳的物質。學生的基本情況是:素質參差不齊,一個班級約40人,其中10左右較優秀,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近10個,中等水平學生約20人。針對這一情況,本人在教學過程中盡量講一些基礎知識,有關提高部分可將課后鞏固題作為提高題,讓較優秀的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試著做。時間安排上重點放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確定,事先讓學生根據學案預習并設計方案,鼓勵部分學生到臺上利用設計的裝置制取二氧化碳。
七、教學流程
創設情境組織討論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應→通過實驗導學并了解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碳的藥品及反應原理→回憶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及裝置確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投影教材制取二氧化碳的相關儀器,讓學生設計、展示、并動手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隨堂小結,結合講學案進行。→布置作業。
八、板書設計
二氧化碳氣體實驗室制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