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學目標
1.識與技能
(1)了解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
(2)探究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并利用設計的裝置制取二氧化碳;
(3)了解實驗室中制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二氧化碳和氧氣有關性質的比較,了解制備二氧化碳和氧氣時,其發生裝置與收集裝置的異同,初步確立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讓學生在組裝并使用自己設計的裝置制取氣體的過程中,體驗、反思和完善實驗設計,掌握基本實驗技能,樹立多角度、多層次地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增強學生對化學實驗的好奇和探究欲,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2)培養學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嚴謹、勇于創新、大膽實踐的科學精神。
教學策略
本課題的重點是指導學生掌握制取氣體時實驗儀器和收集方法的選擇。鑒于學生在第二單元已經學過氧氣的制法,具備一些制取氣體的簡單知識,通過自己動手,用硬紙片做的化學儀器圖進行裝置拼裝的探究活動,然后選擇在實際操作中理解實驗裝置的選取,使學生盡快地從簡單模仿到有目的地選擇,體驗設計與實踐的樂趣。
教學中先復習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原理、收集方法和實驗裝置,分析制取二氧化碳與制取氧氣所用反應物的狀態、反應條件以及生成物的性質。從課本“活動與探究”提供的儀器中選取適當的儀器進行搭配,并通過合作討論,在小組內或小組之間進行交流(要求能說出理由),從中選出小組認為最優的設計裝置。根據得出的結論進行實驗實踐活動,并從各組不同的裝置中比較,得出最為優化的裝置,從中學會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原理、制取裝置的確立和制取方法。
難點:從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出發,學習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方法。
教學準備
(1)將教材中關于實驗室制取的實驗室儀器圖編號復印,要求學生自己用硬紙片做成儀器;
(2)制取二氧化碳的有關儀器藥品;
(3)學生分組;
(4)學生查閱資料(二氧化碳的反應物的狀態、條件、密度和水溶性等)
課時 1課時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復
習
實
驗
導
學
了
解
原
理
和
裝
置
歸
納
拓
展
小
組
討
論
動
手
實
驗
總
結
提
高
分
享
成
果
要求學生完成:
1、寫出用高錳酸鉀、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2、收集氧氣可用什么方法?原因是什么?
組織小組合作:
3、根據桌上的化學儀器圖形拼裝高錳酸鉀、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制取和收集氧氣的裝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