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溶液
第一節 溶液
(1課時)一.知識教學點 1.溶液、溶質、溶劑的基本概念 2.溶液在工農業生產中的一般應用二.重、難、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1)培養學生利用比較的方法去認識事物的能力。 (2)建立溶液的概念,了解溶液、溶質、溶劑三者間的關系。 2.難點:(1)了解溶液的形成過程。 (2)培養學生對于實驗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疑點:透明是不是溶液的宏觀特征。 4.解決辦法: (1)通過學生對于實驗結果的比較、分析可以歸納總結出溶液的概念,而且有助于發展學生對于實驗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利用掛圖(或模型),通過對溶液形成過程的分析,可以使學生從微觀上認識溶液。三.教學過程[講解]:本章重點研究有關溶液的知識,那我們先來了解溶液的概念。[板書]:一.溶液[教師活動]:演示實驗7-1:把泥土、植物油分別加入少量水中,振蕩后靜置。[板書]:實驗7-1
剛加入水時
振 蕩
靜 置
泥土+水
上下分層
渾 濁
又上下分層
植物油+水
上下分層
渾 濁
又上下分層[提問]:實驗現象有何異同?(啟發引導學生總結)[學生活動]:觀察實驗并填表。[總結]:1.剛加入和靜置后,均上下分層。 2.振蕩后液體變渾濁。[板書]:1.懸濁液:由固體小顆粒懸浮在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懸 濁液(或懸浮液)。2.乳濁液:由小液滴分散到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濁液(或乳狀液)。[講解]:懸濁液渾濁是因為固體小顆粒引起的;而乳濁液變渾濁是因為液體小液滴引起的。[目的]:培養學生分析實驗的能力。[教師活動]:繼續演示實驗7-1:將蔗糖、食鹽分別放入少量水中,振蕩后靜置。引導學生描述實驗現象。[學生活動]:觀察實驗并對實驗現象加以描述:蔗糖、食鹽加入水中,在振蕩后液體澄清,靜置一段時間后也不會發生變化。[設問]:為什么蔗糖、食鹽溶于水后和前面所做兩個實驗現象不同呢?[講解]:(可利用彩圖或畫簡圖)把蔗糖溶于水,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擴散,隨著振蕩,蔗糖分子就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間;同理,食鹽溶于水,也是構成食鹽的小微粒(na+、cl-)均一分散到水分子中間。[目的]:利用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使學生從微觀世界認識以上實驗。[總結板書]:3.溶液: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4.溶質:被溶解的物質。 5.溶劑: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學生活動]:閱讀教材p129-130有關溶液溶質和溶劑的內容,思考: (1)如何根據溶液名稱來確定溶劑跟溶質? (2)理解溶液概念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練習]:(1)教材p131第二題。 (2)區別以下液體是不是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