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自然界的水》考點知識點整理
文字表達式:水(h2o) 氫氣(h2) + 氧氣(o2)
化學方程式: 2h2o 2h2↑+o2↑
3、氫氣
1、物理性質(zhì):密度最小的氣體(向下排空氣法)(氫氣與其它氣體的顯著區(qū)別之處);難溶于水(排水法)、無色無臭的氣體
證明氫氣密度比空氣小的方法:用氫氣吹肥皂泡,若肥皂泡上升,則密度比空氣小
2、化學性質(zhì):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氫氧焰焊接,切割金屬)
文字表達式:氫氣(h2) + 氧氣(o2) 水(h2o)
化學方程式:2h2 + o2 2h2o 點燃前,要驗純
現(xiàn)象:發(fā)出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有水珠產(chǎn)生
注意:混有一定量的空氣或氧氣的氫氣遇明火會發(fā)生爆炸,因此點燃前必須驗純。
考點二、物質(zhì)的分類
1、概念
單質(zhì):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例:氫氣、氧氣、紅磷等
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例:水、高錳酸鉀等
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純凈物 例:二氧化硫、氧化鐵等
注意:單質(zhì)、化合物前提必須是純凈物,即劃分單質(zhì)、化合物的標準是根據(jù)純凈物的元素種類來劃分的。若只含一種元素的純凈物就屬于單質(zhì);若含有幾種元素的純凈物就屬于化合物
2、物質(zhì)分類的步驟
①根據(jù)物質(zhì)種類分為純凈物與混合物
②寫出純凈物的化學符號
③根據(jù)元素種類將純凈物分為單質(zhì)與化合物
④在化合物中根據(jù)氧化物的概念找出氧化物
拓展性課題 氫氣(h2)
1、物理性質(zhì):密度最小的氣體(向下排空氣法)(氫氣與其它氣體的顯著區(qū)別之處);難溶于水(排水法)、無色無臭的氣體
證明氫氣密度比空氣小的方法:用氫氣吹肥皂泡,若肥皂泡上升,則密度比空氣小
2、化學性質(zhì):
(1)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氫氧焰焊接,切割金屬)
文字表達式:氫氣(h2) + 氧氣(o2) 水(h2o)
化學方程式:2h2 + o2 2h2o 點燃前,要驗純
現(xiàn)象:發(fā)出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有水珠產(chǎn)生
注意:任何可燃性氣體或可燃性的粉塵如果跟空氣充分混合,遇火時都有可能發(fā)生爆炸。因此當可燃性氣體發(fā)生泄漏時,應杜絕一切火源、火星,以防發(fā)生爆炸。應立即打開門窗、關閉閥門。
(2) 還原性(用途:冶煉金屬)
文字表達式:氫氣 + 氧化銅 銅 + 水
化學方程式:h2 + cuo cu + h2o 氫氣“早出晚歸”
現(xiàn)象:黑色粉末變紅色,試管口有水珠生成
(小結(jié):既有可燃性,又有還原性的物質(zhì) h2、c、co)
3、氫能源 三大優(yōu)點:產(chǎn)物無污染、放熱量高、以水制取氫氣來源廣
不能推廣使用的原因:制取氫氣的成本太高,氫氣的儲存和運輸比較困難
四、物質(zhì)的組成、構成及分類
組成:物質(zhì)(純凈物)由元素組成
原子:金屬、稀有氣體、碳、硅等。
物質(zhì) 構成 分子:如氯化氫由氯化氫分子構成。 h2、o2、n2、cl2。
離子:nacl等離子化合物,如氯化鈉由鈉離子(na+)氯離子(cl-)構成
混合物(多種物質(zhì))
分類 單質(zhì) :金屬、非金屬、稀有氣體
純凈物 (一種元素)
(一種物質(zhì))化合物: 有機化合物 ch4、c2h5oh、c6h12o6、淀粉、蛋白質(zhì) (多種元素) 氧化物 h2o cuo 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