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歷史下冊第二單元復習資料人教版
制造“國會縱火案”,打擊共產黨
掀起迫害猶太人的狂潮:
(1)剝奪猶太人的德國公民身份;
(2)猶太人不得經商,不許擔任公職,不能從事教師職業,限制從事自由職業;
(3)不得參軍; (4)嚴禁與雅利安人通婚;
(5)拒絕向猶太人出售商品;
(6)對猶太人發動襲擊,搗毀他們的住宅和商店,強迫他們清掃街道。
知識點歸納:第3課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一.巴黎和會
1.時間: 1919年1月至6月 目的:戰勝的協約國集團為了締結和約,對戰后的世界作出安排。
2.地點: 巴黎凡爾賽宮
3.參加國: 27個戰勝國 4.主宰國: 英.法.美(三巨頭)
5、結果:簽約①《凡爾賽和約》(對德和約) ②對其他戰敗國和約
《凡爾賽和約》的主要內容:
領土:由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
軍事: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不許擁有空軍,陸軍人數不得超過10萬;萊茵河東岸50千米內,德國不得設防。
政治:德國承認并尊重奧地利的獨立。
賠款:由協約國設立“賠款委員會”,決定德國戰爭賠款的總數。
殖民地: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
和會的性質:是戰勝的帝國主義列重新強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贓會議,從《凡爾賽和約》關于殖民地問題的規定最能體現出來。
對中國的影響:《凡爾賽和約》規定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全部權益由日本繼承。這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引發了反帝國的五四運動,中國政府代表最終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帝國主義列強實行的外交政策是實力外交政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國際地位低下,在外交上沒有任何權力,任人宰割。
(啟示:屬于強權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要提高綜合國力等。)
7、作用:凡爾賽體系建立
1919年~1920年,戰勝的協約國集團同德國、奧地利、土耳其、保加利亞等戰敗國分別簽訂了一系列和約,這些和約構成了凡爾賽體系。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治的新秩序。
8、國際聯盟建立
時間:1920年1月 地點:日內瓦 主宰國:英、法
實質:英法控制下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
地位: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性的政治組織。
國聯≠聯合國。國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建立的一個國際性機構,1920年1月成立,1946年4月解散。聯合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建立的一個國際性機構,1945年10月成立至今。
二.華盛頓會議
1、背景: 美日在亞太地區矛盾尖銳 2.時間: 1921年 3.地點: 美國華盛頓
目的:協調帝國主義國家(特別是美日)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矛盾。
4.參加國: 九國 5.主宰國: 英.美.日
6.結果①《四國條約》② 《五國條約》③《九國公約》
7.性質: 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
《九國公約》的影響:
打破了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方便,使中國重新回到幾個帝國主義共同支配的局面。
《九國公約》及其對中國的影響:1922年,參加華盛頓會議的九國代表簽署了關于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這個公約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遵守各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這實際上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