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歷史下冊第二單元復習資料人教版
4、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認識 這個體系不僅沒有消除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還加深了戰勝國與戰敗國矛盾,戰爭的隱患依然存在。
5、國際聯盟簡介 根據《凡爾賽和約》規定,1920年1月,國際聯盟成立。但它被英、法控制,這妨礙了美國的擴張,美國沒有加入。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政治性的國際組織。
6、簡析《凡爾賽和約》內容及評價 1919年,協約國與德國簽定了《凡爾賽和約》。在領土方面:德國領土大大縮小了,但避免了肢解,完整地保留下來;軍事方面:限制了德國的軍事力量以免威脅協約國,但保留了鎮壓國內革命力量的兵力;政治方面:禁止德、奧合并,防止德國力量增強;賠款削弱了德國的經濟力量,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德國殖民地被瓜分,帝國主義國家重新分割了世界。這是犧牲戰敗國和弱小民族利益基礎上簽定的掠奪性條約。
要求:1、簡述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
2、以“產業復興法”為例,評價羅斯福在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作用。
4課
1、1929-1933年經濟危機背景、原因、本質、特點、影響
背景:1924-1929年,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形成,使資本主義國家間的矛盾暫時緩和了,世界處于相對穩定時期 原因: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本家為追求利潤盲目擴大生產,勞動人民受到殘酷剝削,消費能力沒有相應提高,導致大量產品銷售不出去而積壓,形成生產過剩。
特點:范圍特別廣—從美國開始影響到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造成工業、農業、商業、金融部門的危機;持續時間比較長—1929-1933年長達五年;破壞性特別大。本質:生產過剩的危機
影響:是世界史上范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破壞性最大的一次世界性經濟危機。它造成生產力破壞。
2、羅斯福新政目的、措施、效果、影響
目的: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消除經濟危機。 措施:新政以調整工業為中心,在農業、金融、公共工程等方面進行改革。效果:課本23頁最后一段 影響:為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經濟活動提供先例,后來成為許多國家制定政策的依據;說明現代資本主義制度有自我調節和改良的功能;為美國參加“二戰”奠定政治、經濟基礎;但只要資本主義制度存在,經濟危機不可避免。
要求:通過國會縱火案和排猶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
5課
1、德、意、日法西斯政權的建立、特點、影響 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專政。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標志德國法西斯政權建立,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日本軍部法西斯專政建立,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特點:法西斯政權代表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對內實行法西斯獨裁專政,鎮壓國內革命力量;對外推行侵略擴張政策,目的是重新分割世界,擴大領土和獲得殖民地。影響:這三個國家相互勾結,結成侵略性軍事政治集團,稱柏林-羅馬-東京軸心,也稱軸心國集團,它們的形成是對世界和平的嚴重威脅。
2、德、意、日法西斯專政建立的背景 在一戰的打擊下,意大利經濟衰退,政治混亂,社會矛盾激化,工農運動高漲。為鎮壓革命運動,統治階級扶植法西斯勢力,1922年,法西斯專政在意大利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