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活經驗突破“力臂”教學難點初探
(3)課本中羅列的同學與老師共同例舉的杠桿,應該重視分析抽象杠桿的特征,要用一條直線或曲線代表杠桿實物,用一個小三角形的頂點代表轉動軸,這樣的示意圖,有利于抽象出杠桿的共同特征。通過改變作用在杠桿上力的方向、作用點等變式的示意圖,能夠更好地體會人從公路外一點,上公路的“最近走徑”的模型。(4)實驗裝置改進后,彌補了課本中杠桿實驗單一的特殊狀態,能最大限度地提供變式的實驗情境。建立新的認知沖突是實現順應的基礎,揭示沖突的原因能突出實驗現象的本質,是實現順應的關鍵。參考文獻1 張萬清等.突破初中物理“力臂”教學難點的一個改革措施.物理通報。1993(6)2 閏迎利.鏡尺件在力矩平街實驗中的應用.物理教師.2003(9)原載《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