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電是什么
6、教師指導學生閱讀信息窗并介紹摩擦起電的原因和實質:摩擦起電不是產生了電,而是電子在物體之間的轉移。
四、驗電器:
1、提出問題:驗電器的構造有哪些?依據什么原理構成的?怎樣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生閱讀、觀察、思考)
2、讓學生觀察實物、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回答提出問題。(學生討論、思考、回答)
3、然后讓學生動手實驗如何檢驗物體是否帶電和粗略比較物體帶電的多少。(學生進行實驗)
4、教師通過“加油站”介紹靜電感應現象。
5、指導學生閱讀“信息窗”,了解人們對電的最初認識。
五、例題
[例1]干燥的天氣里,在陽光下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頭發,越梳頭發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
答案:摩擦起電,越梳頭發積聚的同種電荷越多,同種電荷相排斥。
[例2]三個帶電或不帶電小球甲、乙、丙,已知甲跟乙相排斥,乙和丙相吸引,如果乙帶正電,則( )
a.甲一定帶負電 b.丙一定帶負電
c.丙可能不帶電 d.甲可能不帶電
答案:c
[例3]:用經過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接觸一個驗電器的金屬球時,發現金屬箔先合攏后張開,這表明驗電器原來( )
a.帶正電 b.帶負電
c.不帶電 d.以上三者均有可能
答案:a
六、課堂練習: p64 1、2。(完成練習,反饋矯正)
七、小結:
八、作業:
【板書設計】
第一節 電是什么
一、實驗探究(一) 二、實驗探究(二) 三、驗電器
1、摩擦起電 1、兩種電荷:正電荷 1、原理
2、物體帶電 負電荷 2、構造
2、電荷間作用規律 3、使用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