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的使用
【學生感想】
上完這節課后,同學們在自己的成長日記中是這樣寫的:
謝娜同學:天平使用的方法,不僅簡單,而且有趣。這節課激發了我學物理的濃厚興趣。特別是同學們和老師精彩的表演和幽默的話語,讓人太出乎意料,讓我深感學物理就是這樣簡單和輕松。中午沒休息,本來上課蠻想睡覺的,但現在卻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老師的講課。
杜媛同學:這節課上得生動形象,我學的很好,理解的深刻,記憶的也十分牢固。
周荃同學:上了這節課,我有了前所未有的快樂!老師和同學們的表演很有創意,并且說話很風趣。我對物理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希望老師今后繼續這樣上課!
王珊同學:如果你不好好的分析游碼這個詞的含義,告訴你游碼就會像幽魂一樣,神出鬼沒,琢磨不透。
劉馨同學:注意標尺的每一格是0.2g,所以是能夠用游碼可以分辨更小的質量。非常重要的一點不要忘記了:在使用天平之前,應該使游碼停留在0刻度處。
向卓群同學:天平放在不水平的桌面時,就如人站在樓梯上,一只腳站在上一階,一只腳站在下一階不平衡一樣,只有讓雙腳都站在同一級臺階上才舒服。
劉飛同學:先把橡皮放在左盤中,這時就如一位小孩坐蹺蹺板一樣,咚!左邊的托盤跌了下去,我再用鑷子把砝碼放入右盤里。這次課還讓我感受到:許多事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難,再難的事情也是由簡單的事疊加而成的。上課前我就在想,沒有實驗工具,這節課就會枯燥乏味地度過,誰知真的出乎我的意料,這節課上得太開心了!全都靠這位太棒的老師呀!
【教師反思】
什么樣的課才算是一節成功的好課,很難拿出理性的標準。但學生的成長日記告訴我們,這是一節成功的課。
1 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
由于現代科學知識量多且發展快,因此,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的傳統地位和作為學生唯一知識源的傳統地位被動搖。教師是學生各種學習能力的培養者。更多的是引導而不是灌輸。本節課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獲得了由灌輸難以獲得的知識:由天平的調節,想到照相機三腳架的調節;想到家用洗衣機的調節;把天平想象成蹺蹺板;把游碼想象成幽魂;把不平的桌面想象成臺階;最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同學們總結出天平的調節和使用的一般步驟──放、調、測、讀。
2 教師是活動的參與者
這哪里是教學的課堂,簡直是“少兒游戲”的陣地。教師努力營造生動而富有個性的課堂氛圍,把一幅幅鮮活的畫面展示在學生面前。教師忘記了自己的身份,自始至終以學生的朋友出現在學生中間,完全成了“少兒游戲”親密的合作伙伴。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對于孩子來講,最好的教師是在精神交往中忘記自己是教師,而把自己的學生視為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種教師”。教師用自己的肢體模擬天平,展示自己滑稽而幽默的姿態,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為同學們踴躍參與各種教學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 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
新課程倡導:教師不能只成為課程實施中的執行者,更應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如果說《物理課程標準》的制定是課程的第一次開發,物理教材的編寫是課程的第二次開發,那么,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施就是課程的第三次開發。課程的開發本身具有創造性。正如葉瀾教授說的:“教師的勞動是創造性的勞動,是充滿智慧和挑戰的勞動”。如果教師沒有強烈的課程意識和參與意識,就只能按照教科書、教學參考資料、考試試卷和標準答案去教,那就根本不可能產生出這種獨樹一幟、別開生面、讓學生樂此不疲的歡樂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