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說》教學實錄及反思
大地的希望
它們正是在風、雨中“勇敢地笑”啊!(完成板書左、右斜線部分文字。)
只要勇敢地笑,春天的聲音就有了,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完成上、下部分弧形。)
師:當春雨完成自己的使命之后,她便“不再回去”,她就“快樂地安息”,你讀出詩句有怎樣的內涵?
生:有一種奉獻精神吧。
師:是啊,春雨是這樣的溫柔、可親、靈動,可愛,當她把歡笑帶給孩子們之后,自己最終犧牲了,生命將變成孩子們嘴里的“那份甜”,給孩子們帶來甜蜜的回憶。這是一種默默奉獻的精神。她為自己的奉獻的快樂!
四、賞雨
師:下面,請全班同學再次齊讀全詩,要求大家做到整齊、響亮、有感情,讀出詩的語言特點,讀出春雨的特點,讀出“愛的歌謠”的味道。行么?
生:沒問題!
(放音樂,全班有感情的朗讀。)
五、贊雨
師:春雨給大地帶來了春色滿園,給大地帶來了勃勃生機,給大地帶來了歡聲笑語。她教孩子們要勇敢,要快樂,要自由地笑,她告訴我們在寒冷的季節里耐心地等待明媚的春光,因為──希望就在前方!讓我們一起融進這春雨的世界,做一個帶給人間更多歡樂的人吧!
六、寫雨
布置作業:請用心傾聽雨的聲音,并用自己心底的情感寫一寫春雨。字數要求500字以上。
【教學反思】
1、把握詩歌內容,整體領悟詩意是詩歌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一個極具個性的思維活動。整體把握其實是對詩歌的初步解讀,要知道學生認真閱讀,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讀出自己的感受。還應與文本對話,理解、感受詩歌豐富的意境,指導學生通過豐富的聯想和想象,感受詩歌的意境之美。
2、要培養學生的文學趣味,我們最好從讀詩入手。品詞、析句、培養語感,對于詩歌教學而言,尤其重要。在反復吟誦,反復推敲中感受詞語的豐富之美,進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學生真正體味語言文學的魅力,就從詩歌開始。
3、通過詩歌的學習,可以激發學生對于人生的思考。理性的光輝,能夠通過感性的文字加以表現──從雨的角度來看,學生體會到善良的內心、博大的胸襟,給別人帶來快樂是自己最大的幸福;從“少年兒童”的角度來看,則會看到,人的一生不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勇敢面對,都不要失去對生活的信心。多角度的體會,對于學生來說,無疑是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教師要將這種理念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做到“潤物細無聲”。教學中要避免空洞的說教,應該在品味詩歌感情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4、詩歌的教學,也是訓練朗誦的最佳時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適時的對朗誦加以評點,加以指導,讓學生學會朗讀,喜歡朗誦。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更何況是有感情的朗讀,品味式的朗讀呢。要多讀詩,讀好詩。在詩歌教學中,優美的背景音樂必不可少,它能引領學生更好的進入詩境。教師應在備課時多費些心思去篩選,我個人認為班德瑞的專輯《春野》中的曲子都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