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煊《靈潔九寨溝》
艾煊(1922—),安徽舒城人,作家。有報告文學集《朝鮮五十天》,散文集《碧螺春汛》、《艾煊散文集》,長篇小說《鄉關何處》、《山雨欲來》等。
一
青翠的,連綿無盡頭的山脈,一搿兩爿,分裂成了屏風式的兩排,互相對望,相守相伴,情意纏綿。夾在兩排山屏當中的,是一條高高低低,彎彎曲曲,蜿蜒千里的深峽谷。千柔百曲的岷江,在這條深谷的底部活潑奔舞。由松潘高原,層層梯次跳躍而下,過都江堰,越川西平原,直到溶入長江。
岷江是綠白兩色相和相間的陡河。碧綠的江水,濤頭上鑲飾一朵朵亮白的江花,從四千米的高原,亢奮地奔向低低的川西盆地。
去九寨溝的這條車路,是天帝設計的。步步依伴著岷江,成就了一條飄帶似的,和岷江一樣柔曲的公路。我乘坐面包車,伴著岷江溯流而上,直達江源的星宿海。
許多藏民牽著藏馬等在路邊,歡迎人們騎著如貓般溫馴的馬,輕松地跋涉于岷江源的沼澤中。
越過此分水嶺,另一條河,朝著與岷江相反的方向急速流下,這便是白水江。幽絕靈絕的九寨溝圣水,也匯入這白水江中。
悠悠天路遠,騎鶴飛九溝。
青翠幽靜的岷江峽谷,是天帝安置所有生物共有共居的和平樂園。人若獨占,難免會遭天帝譴責。1933年8月,天公震怒,地動山搖。無辜的疊溪鎮,被整體撳進深谷的岷江江底,注成了又一個高山湖泊。六十年后的此時此地,我立在岸邊俯瞰。湖面平靜,湖水無言。碧青的湖水,外表溫柔,但在水面下四十公尺的深底,潛藏著一個小鎮的悲慘故事。
二
九寨溝,陰晴晦暝,四時景色不同。山美,樹美,云美,雪峰美,瀑布美。最美的是大大小小串珠般的,一百一十四個梯級湖泊。這些有靈性的神秘小湖,來自天上,流注到距我們頭頂三千公尺的高空,凝匯成令人看了心跳的明潔圣湖。
湖水,清澈見底,潔凈無染,透徹明亮,但又不是單純的亮白。它透明的色調,竟會是五顏六色,落彩繽紛。
水晶無影。九寨溝的湖水,和水晶同質,無論多么深,都可窺透湖底。水草有生命,水底巖石也有生命。就連原始林中枯死后沉入湖中的樹木,也起死回生,在湖水里重新獲得了生命。
天下湖泊多矣,但一湖之水難分兩色。惟九寨溝的這些小湖極為奇妙,一湖晶亮的水,竟分成為好幾片互不混同的色塊。藍,綠,黃,紅。每一色,又化開來,洇染成了若干深深淺淺,透明無影的色階。藏青,寶藍,淡藍,墨綠,翠綠,淺綠,鵝黃,金黃,紫紅,桃紅。
這湖水色澤的五彩,自何而來?這些綺麗美色,并非山嶺、流云、花樹的倒影。色階豐富的恬靜神秘水色,你,來自何方?
九寨溝的高山梯級湖泊,湖水是由高處傾瀉式的往下流淌。但無一絲一毫躁動感,看不到它在忙忙碌碌地奔流。水表平靜無波。
世間萬千湖泊,往往在月光下才顯示出很美。九寨溝的小湖,陽光照耀下的湖水,也和月光下的湖水一樣,溫柔,平和,寧靜。
湖水澄澈,明亮,多色。像是多民族幼兒園中,各種膚色兒童,睜大稚氣純真透明的眼睛。湛藍眼珠,釉黑眼珠,亮褐眼珠。
這里是俗塵世界,并非天神的仙游苑。如此美的俗世山光,如此美的俗世凡水,除此川康高原外,人間還會有幾處?
我的筆鈍詞拙,只能敘述,形容,無法傳達她的靈妙仙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