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記》教案(含講義練習)
2、以小見大。
九、把握幾個設問句的意義,體會婉轉沉著的語言特點。
文章7次使用了設問句,提出了一連串疑問和推測,使讀者在似乎不確定的答中去思考,十分耐人尋味,體現了婉轉沉著的語言特點。(其余的見講義)
①、 “此為其故跡,豈信然邪?” ②、“豈有徜徉肆恣,而又嘗自休于此邪?”
這是王羲之學習的遺跡,難道果真是這樣么?難道他漫游縱情山水時,曾經在這兒棲息過么?作者對江西臨川的墨池是否為王右軍的遺跡存有懷疑,但他是受州學教授王盛之請為墨池作記的,所以既不必詳細考證,也不便把話說絕,于是用了兩個設問句。都是推測的口吻,語意上下貫通,結構前后呼應,布局是很嚴密的。
(解說:點撥在于拓寬視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主題、表現形式及行文風格。)
設問句的大量運用平添了一唱三嘆的情韻,兼收停頓、舒展之功,避免一瀉無余之弊,徘徊吟誦,玩索不盡。前人以“歐曾”并稱,在這點上,曾鞏是頗得歐陽修“六一風神”之妙的。
十一、課后作業訓練: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作文多在“三上”① 歐陽修
錢思公②雖生長富貴,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時嘗語僚屬,言平生惟好讀書,坐則讀經史,臥則讀小說,上廁則閱小辭③。蓋未嘗頃刻釋卷也。謝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廁必挾書以往,諷誦之聲瑯然,聞于遠近,亦篤學如此④。余因謂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⑤。
①三上:指“馬上”、“枕上”和“廁上”。②錢思公:錢惟演,北宋“西昆體”代表作家之一。下文提及的謝希深(謝絳)、宋公垂(宋綬)也以文學知名一時。③西洛:西京洛陽。小說:指先秦百家著作以及后來的各種雜記。小辭:指詞典、小令。④瑯然:聲音清脆。篤學:十分好學。⑤屬思:思考,構思。
(1)文章記敘了三件事,直接記述了 ;轉述謝希深 介紹;作者自道 。 (2)這些事例以及本文給你什么啟迪?
參考答案 (1)錢思公喜好讀書的表現 宋公垂勤學的事例
作文多在“三上”的特點和體會 (2)惜時好學才能有成就
(解說:這一環節旨在指導學生注意一詞多義的現象,積累文言詞匯,把文言文讀通、讀懂,做到“字得其訓,句索其旨”,進而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學習古人勤奮好學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