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閱讀
4文章第(8)段寫道“老師這回連‘閱’字也沒簽,只是到附近的供銷站買了一箱蠟燭”這里蘊涵了老師的什么心理活動?
5文章第(10)段“老師的老師”指誰?老師為什么這樣稱呼他?
6文章最后一段寫“當晚有酒會,燈光耀眼,但工程師執意拉了電閘,點起了蠟燭,說今天舉行燭光晚會”。其用意是
7聯系全文內容與生活實際,說說你對文章第(1)段文字的理解。
六、相逢
我挺著胸,昂著頭,從川流不息的人群中走過。
不時有人向我投過羨慕的目光。我知道,這是我的校徽吸引著他們——要知道是全國名牌大學哩。
天真熱,口渴了,買根冰棍。
“同志,買根冰棍。”我走到一個冰棍箱前,遞上錢。
“是你,劉建!”賣冰棍的女青年居然喊出我的名字。
啊,原來是她,我中學時的同學王敏。 幾年未見,今日相逢,很有感慨。
“怎么,你考上大學了?”這句話,既驚喜,又羨慕。
“七七年考上的。”我并不掩飾內心的得意。記得在中學時,在班級,她總是考第一名,我怎么用功也只是第二名,一直不服氣。可如今——我感到了兩人間的距離。
“你現在做什么?”好像是明知故問,話一出口,我自己也覺得不妥。
“待業青年,賣冰棍。”她不卑不亢,卻微笑著。
“呢,為啥沒考大學?”
“準備考了,偏趕上那幾天,病倒了。” 不幸。一件偶然的小事,往往決定一個人的一生。我沉吟了一下,說。
“機會還是有的,你基礎很好,自學也可以成材嘛。”
是安慰,是憐憫,還是鼓勵?我也說不清。
“你學什么專業?”她一面給人拿冰棍,一面漫不經心地問。是滿不在乎,還是故作鎮靜,真猜不透。
“中文系,現代漢語專業。”
“哎呀,太巧了!有個楊天民教授,他在校嗎?”她突然興奮地問。
“怎么,你認識楊天民教授?”楊天民是全校師生敬仰的老教授,她居然打聽起他來,真讓我驚惑不解。
“我考上了他的研究生,今天才接到的通知。”她平靜地說。
我愕然了,霎時間,看到了我同她之間真正的距離……
二.解釋文中畫橫線的成語。
(1)川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