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全集之第四單元(古文)
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或許吃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懂得應根據它能日行千里的特點去喂養它。(因而)這種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飽,力氣不足,它具好的素質就顯露不出來,要想與普通的馬一樣尚且不能做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駕馭它不能用正確的方法,喂養它不能充分發揮它的才能,聽它鳴叫又不能明白它的意思,(卻)拿著鞭子面對著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他不識千里馬啊!
7.布置作業。
(l)翻譯全文。
(2)熟讀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內容,領會寓意或雜文的內涵。
2.感受當時的社會本質。
3.熟讀背誦文章,鞏固文言詞句。
二、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
(l)指名背誦全文。
(2)學生口譯第三段。
2、分析課文結構內容。
(l)課文三個自然段各寫了什么?
.新四z_’
課外延伸閱讀課(1課時)
(一)
①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②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③奚以知其然也?④民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⑤民貧則危鄉輕家,危鄉輕家則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則難治也。⑤故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是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選自《管子·治國》)
1.在原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①富___②易___③民___④輕___⑤治___⑥安___⑦敬___⑧畏___
2.下列加點的詞作使動用法的一項是( )
a.安鄉 b.重家 c.富民 d.治國
3.翻譯下列文言短句。“奚以知其然也?”
4.語段論述的中心論點是( )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重點論述了治國與富民的關系。
b.語段的結構特點是“總一分一總”。
c.語段主要運用了正反對比論證法。
d.④⑤句之間是并列關系,其本身的三個小句子之間也是并列關系。
答案:1.①貧②難③上④重⑤亂⑥危⑦陵⑧犯 2.c 3.怎么知道這個道理呢?4.第①句5.d
(二)
后主建興五年,諸葛孔明率軍北駐漢中,以圖中原,臨發上此疏。此篇大意重親賢遠佞,而親賢尤為遠佞之本。故始以“開張圣聽”起,末以“咨諏”、“察納”收。篇中十三引先帝,勤勤懇懇,皆根柢至誠之言,自是至文。
清·吳楚材等《古文觀止·前出師表》評注
解釋句中加點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