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全集之第四單元(古文)
率:__②駐:__③圖:__④發:__⑤至誠:__③至文:__
2.將畫線的句子用現代漢語寫出來。
這段文字從哪些方面對《出師表》作了評述?試作簡要說明。
答案:1.統領、駐扎、圖謀,計劃占有、出發、十分誠懇、最富有感情的文章。
2.這篇 《出師表》的主旨,著重論述親近賢人、疏遠小人的道理,親近賢人更是疏遠小人的前提。
3.從《出師表》的背景、主旨、結構、諸葛亮對先帝的忠誠等方面作了評述。
捕蛇者說
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
了解作者。
理解古漢語中介賓短語的用法。
掌握“觸、餌、役、嘩、弛、謹、嚙、蒞、斯、殫、悍、徙“等12個字。
能力訓練:
學會分析及翻譯含有介賓短語的句子。
思想情感教育:
感受古代勞動人們的苦難。
二、教學課時(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難點:
介紹作者、作品的寫作背景。
掌握文中疑難字詞句,疏通全文,讀懂課文。
辨析介賓短語的句子。
二、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剛學過韓愈的《馬說》,同學們對“說”這種文體有了一定的了解,誰能說一下它的特點?教師補充:除了同學提到的是一種文體,跟現代雜文在某種程度上有些相似,可議論,可敘事,但敘事也是為了說理以外,還要了解它有兩個主要特點,一是內容上大多是一事一議,要求說出作者對某個問題的深刻見解;二是很有文采,下筆如行云流水,使人讀來興味盎然。
那么,標題中“捕蛇者說’是什么意思呢?作者是在什么情況下帶著怎樣的心情寫這篇文章的?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作者和當時的背景。
(2)關于作者和時代背景。
柳宗元二十一歲中進土,是唐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家,進步的政治家和著名的文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生活在“安史之亂’后唐王朝由強盛轉向衰落的中唐時期。當時宦官把持朝政,藩鎮割據一方,加之官僚貴族與宦官藩鎮之間相互勾結和爭奪、并對人民進行殘酷的壓迫和剝削,使階級矛盾日趨尖銳,社會生活遭到嚴重的破壞。這不僅加深了勞動人民的痛苦,也削弱了唐王朝中央集權的統治。當時,柳宗元主動參加了以王叔文為首的代表中小地主階級利益的政治集團的革新運動。但由于守舊勢力強大,不到半年改革失敗,柳宗元也被貶為永州司馬,時年三十二歲,十年后調任柳州刺史,四年后死于柳州。
由于柳宗元有這樣的生活經歷,他對現實政治和人民生活的觀察比較深人,目睹了中唐統治者對老百姓的橫征暴斂,再加上他本人又備嘗生活的艱辛,對社會的認識便愈加深刻。在他的一些文章中,對殘酷黑暗的現實有深刻的揭露,還抨擊了封建統治階級、貪官悍吏壓榨人民的罪行。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
(3)熟讀課文
教師范讀,學生在文中給生字注音。出示幻燈:
嚙(nie) 御(yu) 得而臘(xi)之 攣 (luan)(wan) 癘(li) 當()其租人 (lou) 嗣(si) 幾(ji)死者 戚(qi) 蒞(li)事者 日蹙(cu) 殫(dan)轉徙(xi) 頓踣(bo) 呼噓(xu) 曩(nang) 悍(han)吏 隳突(hui)恂恂(xun)而起 缶(fou) 謹食(si)之 苛(ke)政 孰(shu)知 以俟(si)夫觀人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