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小說天地
切忌“平板化”。不能從頭到腳,不分主次地描繪人物外貌。要抓住最能表現人物性格特點、內心世界的外貌特征,或突出重點,或以點帶面,否則“倘若畫了全副的頭發,即使細得逼真,也毫無意思。”(魯迅語)切忌“表面化”。外貌描寫只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方是目的。魯迅筆下的阿q如果“戴上一頂瓜皮小帽”,雖然生動,但卻“失去了阿q”。對人物外貌的描寫,應該盡量符合人物的身份,反映人物的經歷,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使肖像描寫成為形象塑造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進而起到深化主題的作用。(選自《中國現代文學人物描寫辭典》,海峽文藝出版社1988年版)[示例]他沒有什么模樣,使他可愛的是臉上的精神。頭不很大,圓眼,肉鼻子,兩條眉很短很粗,頭上永遠剃得發亮。腮上沒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幾乎與頭一邊兒粗;臉上永遠紅撲撲的,特別亮的是顴骨與右耳之間一塊不小的疤──小時候在樹下睡覺,被驢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樣,他愛自己的臉正如同他愛自己的身體,都那么結實硬棒;他把臉仿佛算在四肢之內,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還能頭朝下,倒著立半天。這樣立著,他覺得,他就很像一棵樹,上下沒有一個地方不挺脫的。老舍:《駱駝祥子》他短小臃腫,外表結實,生就運動家般的骨骼。一張土紅色的寬大的臉,到晚年才皮膚變得病態而黃黃的,尤其是冬天,當他關在室內遠離田野的時候。額角隆起,寬廣無比。烏黑的頭發,異乎尋常地濃密,好似梳子從未在上面光臨過,到處逆立,賽似“梅杜斯頭上的亂蛇”。眼中燃燒著一股奇異的威力,使所有見到他的人為之震懾;但大多數人不能分辨它們微妙的差別。因為在褐色而悲壯的臉上,這雙眼睛射出一道獷野的光,所以大家總以為是黑的;其實卻是微藍的。平時又細小又深陷,興奮或憤怒的時光才大張起來,在眼眶中旋轉,那才奇妙地反映出它們真正的思想。他往往用憂郁的目光向天凝視。寬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獅子的相貌。一張細膩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傾向。牙床結實得厲害,似乎可以磕破核桃。左邊的下巴有一個深陷的小窩,使他的臉顯得古怪地不對稱。羅曼·羅蘭:《貝多芬傳》至于體格,他身高五尺,臃腫,橫闊,腿肚子的圓周有一尺,多節的膝蓋骨,寬大的肩膀;臉是圓的,烏油油的,有痘瘢;下巴筆直,嘴唇沒有一點兒曲線,牙齒雪白;冷靜的眼睛好像要吃人,是一般所謂的蛇眼;腦門上布滿皺裥,一塊塊隆起的肉頗有些奧妙;青年人不知輕重,背后開葛朗臺先生玩笑,把他黃黃而灰白的頭發叫做金子里攙白銀。鼻尖肥大,頂著一顆布滿著血筋的肉瘤,一般人不無理由地說,這顆瘤里全是刁鉆捉狹的玩藝兒。這副臉相顯出他那種陰險的狡猾,顯出他有計劃的誠實,顯出他的自私自利,所有的感情都集中在吝嗇的樂趣和他唯一真正關切的獨養女兒歐也妮身上。而且姿勢,舉動,走路的功架,他身上的一切都表示他只相信自己,這是生意上左右逢源養成的習慣。所以表面上雖然性情和易,很好對付,骨子里他卻硬似鐵石。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臺》(2)動作描寫描寫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動作,以表現人物的性格、品質、身份、地位、處境、狀態,叫做動作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