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小說天地
巴金:《電》魯迅先生走路很輕捷,尤其使人記得清楚的,是他剛抓起帽子來往頭上一扣,同時右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顧一切地走去。肖紅:《回憶魯迅先生》(3)語言描寫語言描寫是指文學作品中人物的對話和獨白。語言描寫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語言描寫總是鮮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動地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獲得深刻的印象。“言為心聲”,不同思想,不同經歷,不同地位,不同性格的人,其語言也是不同的。魯迅曾說過:“如果刪掉了不必要之點,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談話來,我想,就可以使別人從談話里推見每個說話的人物。”能夠讓讀者從“各人有特色的談話”中來“推見每個說話人”,這便是成功的語言描寫。那么,怎樣才能使人物的語言成為人物形象塑造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呢?其一,語言要能顯示人物的身份,職業,地位,經歷。俗話說:“三句話不離本行。”行話運用適當,人物的身份便自然而然得到了介紹。其二,語言描寫要能夠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動。語言是思想的直接體現,讀者應該從人物獨白中清楚地看到人物內心深處的真情實感,行為的動機,追求的目的,行將采取的措施等等。而人物之間的對話,則應該隨著情節的開展逐步表現不同性格的人物不同的感情,顯示人物之間的內心交流。它雖然不如獨白那樣直接、坦露,卻同樣應該使人感受到人物的情感的變化,觸摸到人物的心靈深處。其三,語言描寫要性格化。要在描摹語態,敘寫對話過程中表現出“這一個”的個性特征來。諸如阿q的精神勝利,孔乙己的腐迂,周樸園的虛偽冷酷,吳蓀甫的狡詐恃強,覺新的委屈求全,虎妞的潑辣粗野,三仙姑的裝神弄鬼,李雙雙的熱情爽直等等。做到從“有特色的談話中”來“推見每個說話人”的具體性格。其四,語言描寫還應用來預示和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交代事情的來龍去脈,或通過語言描寫介紹環境或時代背景,或借人物之口作議論以深化主題,使語言描寫成為作品的有機組成部分。最后,語言描寫要生動、簡潔,力忌八股調、學生腔。(選自《中國現代文學人物描寫辭典》,海峽文藝出版社1988年版)[示例]酒至半酣,忽陰云漠漠,驟雨將至。從人遙指天外龍掛,操與玄德憑欄觀之。操曰:“使君知龍之變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詳。”操曰:“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吞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歷四方,必知當世英雄。請試指言之。”玄德曰:“備肉眼安識英雄?”操曰:“休得過謙。”玄德曰:“備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實有未知。”操曰:“既不識其面,亦聞其名。”玄德曰:“淮南袁術,兵糧足備,可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紹,四世三公,門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極多,可為英雄?”操笑曰:“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稱八俊,威鎮九州──劉景升可為英雄?”操曰:“劉表虛名無實,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氣方剛:江東領袖──孫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孫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劉季玉可為英雄乎?”操曰:“劉璋雖系宗室,乃守戶之犬耳,何足為英雄!”玄德曰:“如張繡、張魯、韓遂等輩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掛齒!”玄德曰:“舍此之外,備實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誰能當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