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學設計10
第 計 橫式結構計
此法可以運用于各種文體當中,它的特點是文章所選用的材料之間有一種并列關系。
如XX年重慶市中考優秀作文《那夜,星在笑》一文,運用橫式結構法,把幾篇日記串在一起,并運用題記來貫串全文,形式自然而又別致,令人耳目一新,顯示了作者獨特的構思和精妙的布局,獲得了滿分。
又如我們學過的課文吳晗的《談骨氣》一文,也是采用橫式結構法。它用“齊人不食嗟來之食、文天祥拒絕降元、聞一多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拍案而起”三個事例并列,來證明“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這個論點。
第 計 總分結構計
顧名思義,先總說后分說來安排文章結構的方法。“總”,是對“分”或者文章內容的總體概括,往往出現在文章開頭或者結尾;而“分”,則是對“總”的擴展,是文章內容的具體展開。“總分結構法”在具體的運用中,既可以先分后總,也可以先總后分,根據表達的需要來靈活選擇。
如XX年四川廣安市中考優秀作文《母親陪我長大》一文,就是先總說“在我走過的十五個春秋中,我覺得最值得感激的還是我母親”,然后用“鍛煉”、“信賴”、“松壓”作為小標題,從“童年鍛煉”、“戀愛風波”、“考前放松”三個方面來具體分說,讓我們看到了“母親”對子女的信賴和良好的家教方法。因此,獲得高分是理所當然的了。
又如我們學過的朱德的《回憶我的母親》,也是采用“總分結構法”來布局謀篇的。在文章第一段中就用“勤勞一生”總領全文,然后具體寫母親煮飯、種田、喂豬、養蠶、紡棉花等事情,照應開頭的總領句。
第 計 小標題結構計
運用小標題的結構方法,把文章內容分為幾個部分,脈絡清晰,一目了然,會使文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XX年江蘇省徐州市中考優秀作文《水祭》一文,就分別運用杜牧的絕句《清明》中的四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作為文章四個部分的小標題,寫出了四個概括性的畫面,本文在得滿分的同時,由于小標題的運用,以及題記和后記,想象獨特而大膽,語言富有創意,另外得5分。
又如XX年重慶市考試滿分作文《鷹之歌》一文,也是運用三個小標題“日篇”、“月篇”、“星篇”來結構全文。日篇”暗用夸父追日的典故,“月篇”則精引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故事,“星篇”則敘述感人肺腑的母愛故事。小作者用“鷹”“日”“月”“星”等自然界的事物含蓄而深沉地象征人們對真、善、美的選擇這一深刻的哲理,開拓了文章意境,加上語言富于藝術魅力,給滿分是受之無愧的。
以上幾種方法都是我們常用的安排文章結構的方法。在一篇文章中,它們既可以單獨運用,也可以把幾種方法綜合起來運用,根據需要去選擇恰當的方法。
第 計 逆向思維計
打破習慣思維的定勢,反其道而行之,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如有一篇習作《我為“南郭”先生叫屈》,文章從五個方面寫了南郭先生的可取之處:勇于讓位,不占“茅坑”;不講面子,不提要求;不誹謗他人,不抬高自己;南郭充數,罪在領導;當今南郭,以史為鑒。
第 計 聯想拓展計
通過聯想,拓寬思路,表達主題。如有一篇表現愛國主義題材的記敘文《夢會陸游》,以《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的創作過程為背景,以自己與陸游的“一面”為情節,在談古論今的對話中,揭示出愛國主義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