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2
2:你周圍有像瑪麗亞這種性格的人嗎?注意觀察,用一段話描寫這個人。
第十七課、公輸
教學目標:
1、了解墨子。了解墨子非攻的思想主張,認識非正義戰爭的罪惡,反對侵略,熱愛和平,盡自己所能為和平作貢獻
2、積累文言文常用詞語;學習本文敘事詳略得當,論理多用類比的寫法。
3、體會墨子高超的勸說藝術;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語言,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復述、翻譯、朗讀的能力和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敘事說理的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墨子勸阻楚攻宋的三個步驟;積累文言知識,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方法:誦讀法、質疑法、討論法、練習法。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導言:今天開始我們來學習下冊中的第五單元的文言文,本單元所選課文是先秦諸子散文,它們產生于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社會發生急劇變動,針對這種情況,代表社會各階級、階層利益的思想家紛紛著書立說,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觀點和政治主張,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你能說出一些有代表性的流派嗎(儒、道、墨、名、法、陰陽、縱橫、農、雜、兵等)?由“墨家”導入課文。墨家的創始人是誰,你知道嗎?
2、墨子和《墨子》介紹:(1)指導學生看課文注釋①
(2)學生介紹自己搜集的有關信息。
墨子(約前476~前390),名翟(dí),相傳為戰國時期宋國人,后長期住在魯國,戰國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的創始人!赌印吩71篇,現存53篇。是中國戰國時期墨家學派的著作總集。一般認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墨子言行的輯錄,反映了墨家的思想。墨子宣傳“非攻”(反對掠奪性戰爭)“兼愛”(既愛自己和祖國,也愛別人和別國)等主張,反映小生產者的利益和愿望。
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選自《墨子》的文章——《公輸》。(板書:《公輸》)
3、背景:墨子所處的時代,各諸侯國掠奪性的戰爭頻繁不已,嚴重破壞了生產,甚至使下層人民被迫“折骨為炊,易子而食”。墨子希望解除勞苦大眾的苦難,這是他提出“非攻”“兼愛”等政治主張的思想基礎。當時楚國是大國,占有兩湖一帶廣大地區。宋國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帶,但處于戰略要地。楚國用公輸盤制造的器械,接連打敗了周圍幾個國家,于是準備攻打宋國,墨子聽到了消息,便從魯國趕到楚國去止楚攻宋。《公輸》寫的就是這件事,具體地表現了墨子的“非攻”思想。
二、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解課文內容。速讀課文,借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掃清語音障礙。
2、學生輕聲朗讀課文,做好復述課文的準備。指名學生復述課文故事。
3、要求學生一邊自行默讀課文,一邊揣摩對話的語氣、語意,體會人物的心理,感受激烈、緊張的氣氛。
4、教師適當指導朗讀。略
5、分角色朗讀課文,一邊朗讀,一邊糾正,力求讀準。(敘述者、墨子、公輸盤、楚惠王)
反復閱讀課文,思考墨子是怎樣一步步地阻楚攻宋的?并仔細品味墨子的勸說藝術。
6.課文敘述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思考:如果你是墨子的話,你想怎樣勸阻?(如果你遇到一個身強力壯的人無緣無故地欺負一個弱小者時,你想怎樣處理?)
(1)速讀課文,概括出墨子勸阻楚國攻打宋國的三個步驟。
第一回合是墨子使公輸理屈詞窮;第二回合是墨子使楚王理屈詞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