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分類例說與實戰(贈別詩)
領悟并背誦一些贈別詩詞的名句可觸類旁通,有助于深入領會同類詩詞。杜甫有詩云:“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佳句是一首詩的精華之所在,清朝的何紹基曾經在《與汪菊士論詩》中說過:“詩無佳句,則溫馨之致不出。”詩無佳句若枝頭無花,似空中無霞。許多詩人因佳句而名垂千古,如宋祁因“紅杏枝頭春意鬧”,張先因“云破月來花弄影”,秦觀因“山抹微云”,賀鑄因“梅子黃時雨”,李清照因“人比黃花瘦”而名滿當世,甚至因此而得“賀梅子”之類的令名。且領悟佳句更有益于領悟全篇,這自是不待言了。
詩歌鑒賞2 送別詩鑒賞
例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注】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詳。少府縣尉的別稱。
“蜀州”一作“蜀川”。城闕指京城長安。
三秦:今陜西省關中地區,古為秦國,項羽在滅秦后,曾將秦地分為雍、塞、瞿三國,稱三秦。
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別是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
比鄰:近鄰。曹植《贈白馬王彪》:“丈夫四海志,萬里猶比鄰!边@里化用其意。
【簡析】這是王勃的一首贈別名作,它和一般送別詩充滿傷感情調迥然不同,有一種奮發有為的精神。詩中第五六兩句更使友情升華到一種更高的美學境界。全詩抑揚頓挫,壯闊謹嚴,是五律的典型作品。從平仄、押韻來看,這首詩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對仗上卻和后來標準的五律有異,即首聯對仗,頷聯散行。這是因為初唐律詩還沒有定型。
一、情感特點
情感1:茫然、悵然若失。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情感2:寬慰 別董大 (情深意長的勉勵)
千里黃云白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情感3:勸慰中帶難分難舍
送元二使安西(情深意長的勉勵)
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情感4:表詩人志節
芙蓉樓送辛漸 (坦陳心志的告白)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情感5:想象友人別后的悵惘、孤寂、落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別后情境的想象、擔憂與對友人的思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情感6:朋友間的友誼。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
小結:古代送別詩一般表達對友人的留戀、關懷,或對友人的寬慰,對友人的思念,表達自己的志節,依依不舍,分別后自己的孤寂、惆悵、落寞。
二、常用表現手法
在藝術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聯想塑造形象,或敘事抒情融為一體。
三、鑒賞方法:
1、掌握送別詩的作法(結構):第一聯敘題寫意;第二聯寫人事,或敘別,或議論;第三聯合寫景,或帶思慕之情,或說事;第四聯合說何時再會,或囑托,或期望。第二、三聯或倒亂并說亦可,但不可重復,須有次第。末句要有理警,意味雋永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