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中考語文作文輔導復習1
(三)對不限文體的文題(話題作文),要盡量充分分析可以運用的體裁,然后根據自己的長處,選用一種合適的文體,絕不能寫成非驢非馬的文章。
三、明確選材范圍的能力
命題對選材的范圍都有一定的限制,審題時要分析文題的各個限制條件,避免出現“跑題”現象。文題一般從時間、處所、數量、領屬、關系、對象等方面限制選材的范圍,如《明天的我》,限制了時間“明天(未來)”、對象“我”。
命題作文既有限制又有自由。因此,明確了文題的限制條件以后還要進一步拓展自由發揮的余地。一是要運用發散思維從不同角度展開文題,以便選擇最佳入筆處。如《好消息》,以“誰的好消息”為發散點,可以從我的、同學的、老師的、班級的、學校的、家庭的、街道的等角度展開;以“好消息的內容”為發散點,可以從學習、體育、文娛、生活等方面展開。二是要展開合理的想像和聯想,使寫作內容更生動、更形象、更豐富。如《夢想成真》,審題時可以想像將來具體的時間、環境,想像具體的人物、事件?梢姡谖念}的限制之中,也有可以縱橫馳騁的廣闊天地。
四、把握題意重點的能力
明確了選材范圍之后,還要把握題意的重點。把握題意重點,可從三方面入手:
(一)捕捉和推敲題眼。題眼就是文題的關鍵詞。所謂“捕捉和推敲”,即指在審題時要緊摳題目中的每個字眼進行思考,尤其要對其中的關鍵字眼進行反復的推敲,深入的思考。
其一,對一些字面意思較淺的題目,要抓準題眼,把握好立意和選材的重點。如《我終于學會了》,在審題時,我們不僅要考慮到在“x x”處填上一種本領(如“攝影”、“拉提琴”、“打字”、“游泳”等),還要注意“終于”二字的含義,它指在學習某一技能的過程中曾遇到挫折和失敗,而自己努力不懈,最終戰勝困難獲得成功。因此寫作時就應突出自己與困難作斗爭的信心和意志,要重點表現這一過程的艱難與曲折。標題的語言結構不同,其中的重點字詞所處的位置也不同:是偏正結構的題目,重點往往在偏上,如《諍友》(“諍”)、《我家的新鮮事》(“新鮮”)等.這些重點詞多為形容詞;是主謂結構的題目,其重點往往在謂語上,如《我陪王奶奶過春節》(“陪”)、《媽媽教我干家務》(“教”)、《這堂課真有趣》(“有趣”),《學貴多問》中的“貴”,揭示了多問對于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這些重點詞多為動詞或形容詞;有的題目主謂結構中包含著偏正結構,其重點詞有時就不止一個了,如《改革之年喜事多》(“喜”“多”);是并列內容的題目,重點則在二者或幾者之間的關系上,如《我和同桌》(重點表現兩人互幫互助,情同兄弟或姐妹的親密關系)。
其二,對于一些字面意思較深或含有比喻、象征意義的題目,則要深入分析,摳出其確切含義。如《我的忘年交》(“忘年交”,指年歲差別大、行輩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面對“大潮汐”老師們》(“大潮汐”指當前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經濟大潮)、《邂逅》(指久別的親友、師生、同事等偶然相遇)、《啟明星》(含象征意義,指給人以教育,以啟迪,使人從愚昧走向聰慧的人)等。另外,對于材料作文,這種審題方法也很適用。不管材料長短,其主旨總在個別句子或字詞上,摳準了它們,也就弄清了題意.把握了寫作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