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中考語文作文輔導復習1
一.命題的要求
文章的標題大致可分為“既命題,又立意”和“只命題,不立意”兩類。前者如《身正不怕影子歪》,后者如《心中的歌》。無論擬制哪種標題,除“新”的要求外,還有內容、形式和范圍的要求。
1.內容的要求。擬制的標題要準確,明文章體裁,明寫作重點,明選材范圍。
2.形式的要求。擬制的標題要簡練,或一個詞,或一個短語,或一個句子。
3.范圍的要求。擬制的標題外延要小,小才實在,小才集中,才能以小見大。
二、讀解材料
供料作文的材料可謂紛繁之至。從內容看,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從數量看,有單則的,也有多則的;從語言看,有文言的,也有白話的;從文體看,有記敘的,有議論的,也有說明的;從形式看,有文字的,也有圖畫的。無論哪類材料,都要認真讀解。“讀”是讀懂讀通,“解”是分析綜合,兩者有機結合,才能抓住材料的關鍵,揭示本質,明確題旨,達到正確擬制標題的目的。
1.讀懂讀通。
供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有兩種,一種是提供了信息,設置了一定情景的“正材料”;一種是命題者根據正材料擬設了“要求”、“提示”、“注意”等內容的“副材料”。盡管兩種材料的性質不同,意義不同,但他們互相制約,互為作用。只有先分讀,后合讀,才能產生理想的“讀”的效果。讀正材料要通解文意,理解材料的中心和要點,判斷材料內容的是非與好惡,慎思命題者提供材料的意圖。讀副材料要把握命題、文章體裁、寫作重點、選材范圍、表達方式以及字數限制等要求。然后把正副材料結合起來讀,兩相對照,辨析其異同,挖掘材料的核心所在。
2.分析綜合。
分析綜合就是對材料進行消化、吸收,多角度、全方位為我所用的思考過程。分析材料的內涵,理解和掌握中心;分析材料特點,明確文體特征;分析材料背景,了解時代脈絡;分析材料的命題要求,明確寫作細則;分析語言特色,考慮表達方式。在此基礎上百川歸海,綜合正材料和副材料的聯系,從整體上構建寫作思路,為提煉觀點作好準備。
特殊的供料作文——看圖作文,其關鍵是識圖。發揮合理的想像,把畫面的內容轉化為頭腦中的“文字材料”,亦按上述兩個步驟“讀解”即可。
三、擬制標題
1.記敘文的擬題。
(1)要素式。這是記敘文常見的一種擬題方法。用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分別擬題或綜合擬題。
(2)順序式。以時間的推移或空間的轉換擬題。
(3)線索式。以事物發展的脈絡擬題。
(4)象征式。以具體事物表現某種特殊的意義擬題。
(5)修辭式。運用擬人、比喻、對比、對偶、反問等修辭手法擬題。
2.議論文的擬題。
(1)論點型。即用文章的論點做題目。這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它的好處在于能夠使讀者從標題上看出文章的觀點。這種方法從語言形式上講可分為兩種:一是肯定判斷式,一是否定判斷式。如《要全面看待事物》,《要從嚴于律己做起》、《要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這是肯定判斷式;否定判斷的形式如《不要“求全責備”》、《看人不能只看缺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