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中考語文作文輔導復習1
實例六 文題:心事
題解:“心事”,心中盤算之事,多指想做卻不能順利做成,感到為難的事情、比如你想報考師范學校,得到各方面的支持,顯然不會構成心事;如果遭到父母的反對,而你卻要堅持己見,就會產生心事。所以,在選材時要稍加留意,不要把心中所想的事情都視為心事。中學生固然無憂無慮,但在學習、思想、生活方面也常常會有心事,因而選材的范圍也還是相當廣泛的。寫心事要展示內心世界,表現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生活給自己的教益和啟迪,總之,要寫出積極意義。另外,選材也不必僅局限于自己,也可寫其他人的“心事”,如“奶奶”“爸爸”“媽媽”“老師”,或某同學、朋友、親戚等,只要是自己熟悉的人、熟悉的事,都可寫,這樣寫,選材的范圍更寬,立意也更見深度,內容也更豐富。(摳中心詞兼添加成份)
實例七 文題:靜靜的夜晚
題解:這個題目,如果從字面上理解,從正面思考,是無法下手的。夜晚靜靜的,萬籟俱寂,有什么好寫的呢?但在這種“山重水復疑無路”之時,如果從“靜靜”的反面來思考,眼前立即就會變得明亮起來,就會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其實,《靜靜的夜晚》這個題目要求寫的是在靜靜的夜晚發生的不平靜的事情。如老師在辦公室里跟我談心,循循善誘,語重心長;醫生在手術室里搶救病人,連續奮戰,不顧疲勞;
邊防戰土在冰天雪地里站崗放哨,夜以繼日,毫不懈怠;公安干警在黑暗中追捕歹徒,英雄機智,舍生忘死;黨的領導在會議室里籌劃方略,廢寢念食,嘔心瀝血;企業家們在辦公桌上繪制改革藍圖,興致勃勃,徹夜不眠……思維的閘門一經打開,就覺得有寫不完的材料.而這些材料,都應具有“不平靜”的特點。(反向思維法)
實例八 文題: 滿頭白發的考生
題解:本題目是一個偏正結構的短語,中心詞是“考生”,修飾語是“滿頭白發”,所謂“考生”就是參加考試的人;所謂“滿頭白發”,則指老年人。這個命題似乎違背生活常理,但仔細想想,也合乎情理。當今時代,知識爆炸,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壯心不己,盡管已近暮年,還在不斷地充實自己,真正的活到老,學到老,這是一個很具時代特征的作文題。
實例九:材料:小馬要過河,不知河水深淺,問牛大伯,回答是水不深,能過去、正當小馬準備過河時,松鼠跑上前阻止:河水很深,昨天還淹死了我一個伙伴。小馬無主意了,問媽媽,媽媽說不要光聽別人的,要自己想想,還可以試試。結果,小馬過了河。根據上面的材料,聯系實際,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不少于600字。
題解:在這個材料中,老馬、小馬各是一個思維單位,老牛和松鼠歸為一個思維單位,這樣就抓住了三個思維角度。從這些角度深入挖掘,就不難做到順“藤”摸“瓜”。從老馬角度看,首先老馬是個成功的家長,它懂得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聯系社會上溺愛子女的現象,就引出了一個論題——子女教育問題;其次,老馬又是個成功的老師,對小馬的幼稚,它沒有板起面孔指責,而是循循善誘——這又引出了教育方式與方法的問題,誘導、啟發總比教訓、斥責好。從小馬這個角度看,它只聽老牛松鼠一講,便不知所措,裹足不前,這就昭示人們:遇事要多動腦筋獨立思考,要有主見,千萬別人云亦云。從老牛和松鼠的角度看,老牛認為水淺,松鼠認為水深,但二者都沒有說錯,由此可見,不同的人看同一個問題,由于角度不同,難免產生不同的認識結果。因此,處理問題時要從實際情況出發,辨析事物,認清問題,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樣,通過做橫向分析,材料便有了四個論題。不過,在立論時一定要抓住符合材料本質的問題,切不可抓住了“芝麻”而丟了“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