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莊子故事兩則教案
《莊子》散文對后世的影響
《莊子》在先秦諸子中,無論就他的思想或文風來說,都是屬于南方一系,即楚國文化的代表,所謂“莊狂屈狷”,正道出了他們獨具的浪漫主義精神。
李白縱浪恣放的詩篇,直承《莊子》且不說,后如柳宗元論文,主張“參之莊老以肆其端”,龔自珍《病梅館記》那種追求個性解放的強烈感,顯然汲取了莊周《秋水》篇的精神。
三.自主學習與探究
1.讀故事: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正確斷句。
2.再讀課文:注意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的意義
板書: (1)惠子相梁 相:名詞用作動詞。做宰相。
(2)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 國:國都、京城。
(3)非梧桐不止 止:棲息。
(4)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安:疑問代詞,怎么。
(5)于是鴟得腐鼠 于是:在這時,與現代漢語中表意不同。
(6)魚出游從容 從容:安閑自由;現在多指“在危險面前冷靜不慌忙”。
(7)是魚之樂也 是:這。
同桌相互檢查過關。
3.說故事:梳理故事情節
板書:情節出人意料(不喜卻疑、不避自迎)
第一則:相梁----往見----欲代----搜----往見
第二則:是魚之樂也----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四、交流與合作學習
1、學生合作學習自學提綱與交流。
2、教師巡回指導。
五、 學生展示學習成果
六 、課堂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