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4
問題③:問題沒有真正解決,墨子善罷甘休了嗎?從文中哪一句可以看出來? 點撥:沒有善罷甘休。從“胡不見我于王”可以看出來。從此處我們可以感覺到墨子的勇敢和果決。(解說:設置以上7個問題,意在啟發學生理解文意,了解墨子步步緊逼,公輸節節退守,最終服輸的過程。)(2)研讀第13~16段。
問題①:墨子見到楚王,先舉了一個什么例子?目的是什么?
點撥:‘今有人于此…鄰有糟糠而欲竊之!蹦康氖钦T使楚王自然而然地說出“必為有竊疾矣”
之類的話來。 問題②:墨子是怎樣借楚王的推斷說服楚王的?
點撥:通過對比和類比。首先拿楚國的土地、物產和來國的土地、物產比較,然后把“王吏攻宋”的行為與“有人”的行為進行類比,說明楚之攻來實在像患了偷竊一類的毛病,暗寓攻來不智,實無必要之意。 問題③:楚王是否承認墨子的道理?是否因之取消了攻來的計劃? 點撥:楚王承認墨子說的有理,這從“善哉”一語可以看出。但并未因此取消攻宋的計劃,反而把球又踢到了公輸盤及其所研制的云梯面前,而且態度堅決地表示“必取宋”。 (解說:設計以上3個問題,意在啟發學生理解墨子說服楚王的過程。)
3.課堂訓練。
(l)抄寫生字看誰記得快,然后默寫生字一遍,看誰不出錯。
(2)完成課后練習一。
(解說:增加識字量,鞏固基礎知識。)
4.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學習這節課我們重點探討了前兩個情節的內容,欣賞了墨子巧妙的語言藝術。在這兩場智斗過程中,墨子令公輸盤“服”,令楚王稱‘售”。但是,楚王仍然要“必取來”,請同學們課下繼續閱讀下文,想想墨子是以怎樣的方式徹底“打敗”了楚國君臣,取得了這場斗爭的全面勝利。
(解說:梳理前兩個情節的內容,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為下一節課的學習做必要的鋪墊。)
教后反思:
第二課時
1.繼續研讀第17~ 22段。
問題①:楚王把攻宋的希望寄托在公輸盤及其所研制的新式武器上面,那么,雙方又進行了怎樣的較量, 結果怎樣呢?
點撥:公輸盤以新式武器及巧妙戰術與墨子進行較量,公輸盤“九設”機變,墨子‘優距”,結果是“公 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國有余”。 問題②:“公輸盤詘”說明了什么?
點撥:說明不論在道義較量上還是在戰術較量上,公輸盤已告全面失敗。 問題③:“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一句反映了公輸盤怎樣的心理狀態? 點撥:公輸盤兩戰皆敗,已然惱羞成怒,動了殺機。
問題④:在危險關頭,墨子有什么表現?
點撥:胸有成竹,鎮定、沉著,以“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針鋒相對 問題⑤:墨子揭露了公輸盤“不 言”的內容,請問是什么?
點撥:“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問題6:墨子是否徹底懾服了楚國君臣?為什么?
點撥:是的。墨子最后向楚王攤牌:自己的弟子已經協助宋國加強了防備,已持“守圉之器”而待“楚寇’”。這就徹底打破了楚國君臣妄圖依仗新式武器攻取來國的夢想,不得不取消攻宋的計劃。至此,墨子取得了全面的勝利,達到了止楚攻來的目的。
問題7:體會全文,思考墨子止楚攻宋,是否僅靠鋒利巧妙的言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