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復習教案
教學目標:
1.掌握本單元生字詞的讀音和寫法,能聯系語境理解和運用;掌握本單元的重要作家和議論文有關的知識。
2.對雋永、智慧的語句反復品味,說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學習不同的論證方法,并能運用恰當的表達方式寫出有思想智慧的語句;學習在與別人交談中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看法。
3.從前輩學者的論述中學習治學的經驗,借鑒他們的人才觀和學習思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審美觀,做一個有創新意識的人。
教學重點
1.熟讀精思,品味作者的觀點和作品的內涵,發展創造性思維,能發現雋永智慧的語句,理解這些語句的意義和在文章中的作用。
2.學習在與別人的交談中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看法。
學法點撥:
1.在學習中重點培養自主學習意識,要主動參與,深刻領悟作者所闡述的觀點,發展思維能力。
2.文中有一些精彩的論述,把它們作為名言警句摘抄在筆記本上并與同學交流,達到熟讀成誦。
3.利用深讀精思的閱讀方法,在閱讀中品味感悟,進一步加深理解和體驗。
4.在前輩治學讀書經驗的指導下,對自己的學習進行進一步反思,是自己的認識更深刻。
教學過程
一、出示復習目標。
二、了解單元內容特點:
快速跳讀本單元課文,明確學習內容,思考本單元課文和以前課文有何不同。
本單元的主題是“學學牛吃草”,即要求我們掌握“深讀精思”的讀書方法,對一些經典之作像牛吃草一樣反復品味,“反芻”式咀嚼,含英咀華,直至得其精髓,因此本單元選編的4篇文章均為經典之作,內容雖然都與治學相關,但是視野不同,角度不一,語言風格也不相同。宜讓學生反復閱讀,仔細品味。特別要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有所發現,并能就一些共性問題展開討論,得出自己新的感悟。要注意“反芻”式的讀書方法并不是意味著一遍又一遍簡單的重復與疊加,而應當是隨著讀書遍數的增加,對作品理解和思考的逐步加深。第一遍的讀,可以以讀通、理解作品為目的;第二遍的讀則應當品味作者的結構與語言;第三遍還可以進一步的對作品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和思考;第四遍則可以聯系作者的其他作品或同類型的文章探討作者的創作風格等等?傊,你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和需要,分階段的制定自己的讀書目的,“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每讀一遍,你都可能會有全新的感受。據說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巴金就一遍遍的“反芻”,共達十四遍。
三、識記基本知識
(一)字音字形:
浩劫 日晷 饒舌 闌珊 言簡意賅 羨慕 憔悴 嬉笑 儼然 顯赫
焙燒 一籌莫展 犀銳 陶冶 寸積銖累攝取 吝嗇
(二)重點詞語
查工具書,解釋下面詞語
言簡意賅 家喻戶曉 壓制 聲譽卓著 融會貫通 浮光掠影 吝嗇 滑稽
四、掌握文學知識
(一)季羨林:( )家,著有《 》、《 》等,成為XX年度( )十大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