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枝生花的妙筆——淺談九年級作文教學
我記起了茹志鵑小說中那些插在小通信兵槍筒里的樹枝;想起了歐.亨利筆下那在風雨交加的清晨里倔強地綠著的最后一片葉子;還有非典肆虐的日子里那句令人心暖的話語:微笑并保持微笑;生活會有種種不如意,但內心深處美好的期盼,就像陽光一樣溫暖了原本黯淡的日子,就像那個在窗前放百合的孩子一樣,就像那枝在平庸的日子里開的無比潔凈的百合一樣。只要有一朵花在我們的日子里盛開,我們就不會相信生命的窗臺上布滿烏云。
在百合靜美的笑容里,德國詩人荷爾德林的詩句再一次在我心里清晰回蕩:人生充滿勞績,但我們依然可以選擇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選自《寧波晚報》)
生活繁瑣忙碌,在日復一日的機械反復中,人們的心靈不再生動活潑,甚至被蒙上了灰暗的色彩,與外界隔了重重阻礙。在那樣的日子里,有人把一枝開得燦爛高貴的百合放在窗臺上,點亮了人們的眼睛和心靈。于是這枝百合給了人們頓悟:人生充滿勞績,但人們依然可以選擇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鮮花就被寫成了傳遞深刻哲理的天使。
總之,文章寫無定法,如果打不開思路,導致千篇一律去寫,即使這些立意和寫法本身很好,但是千人一面的相似,也是難以激起人們思想的共鳴。作文構思選材寫法謀篇布局時,我們要訓練學生打開思維這扇窗,“精鶩八極,心游萬仞”。因為考場作文除了首先達到“中心突出、結構嚴謹、內容充實……”等基本要求外,要想獲得高分,還得盡可能的在文章中展現特色,其中就包括獨特的構思。
三、讓講評修改提升作文檔次
學生經過指導后用他們逐漸成熟的筆完成了篇篇習作,這時作文修改講評便提到了議事日程。作文修改,我們應先整體瀏覽,從全局出發,看作文中心是否明確,是否有新意,看所選材料是否緊緊圍繞中心,然后再考慮作文整體框架方面的環節:看文章結構是否緊湊,布局詳略是否合理,過渡是否自然,最后考慮句式的選用,進行詞語的錘煉。
千錘百煉方能出精品,從字句修辭到謀篇布局,修改提升了作文檔次。尤其是九年級的畢業生,臨到中考幾乎沒有足夠的時間再作大量的寫作訓練,所以那個時候就要把每一次的作文機會都利用好利用足,通過講評修改,讓每一次的作文時間都有不同層面的收獲和提高。
我曾經上過一堂作文講評修改課,把學生的一篇作文沿著縱深線作了幾番修改,力爭每一次修改都讓作文上一個新的高度,盡可能地達到這樣的效果——一次作文,獲得多次作文訓練的收益。
學生原文:
美在身邊
寧波北侖區長江中學308班 關涵彬
美,一個令人心動的字眼。有人以為生活中難覓真正的美,但羅丹有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發現。
其實美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校園里,它時刻伴隨著你我。
語文老師之美
語文老師之美,在于她優雅的談吐,舉手投足之間盡顯中華古典之美。
她帶領我們一起領略了漢語之美:我們曾一起去聆聽孔子講學,一起去感受文天祥的愛國之心,一起為竇娥之冤而落淚;也曾同魯迅一起吶喊,同矛盾一起在子夜中尋找光明。
美融入在語文老師和她的語文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