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枝生花的妙筆——淺談九年級作文教學
數學老師之美
數學老師之美,在于她敏捷的思維,在她熟練的計算公式轉化中。
她帶領我們一起進入了一個如魔方般神秘的數學世界:我們曾一同與古人推導了歷史悠久的勾股定理,一同與祖沖之把圓周率的近似值推到了小數點后七位,一同與迪卡爾遨游在直角坐標系的世界中……
美滲透在數學老師和她的數學課上。
科學老師之美
科學老師之美,在于她淵博的知識。大到宇宙天體,小到分子原子,她都知之甚詳。
她帶領我們暢游知識的海洋,領略科學之美:我們曾同阿基米德一起做過浮力試驗,在比薩斜塔我們同伽利略一起做高空墜物試驗,與牛頓感受萬有引力,與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類的足跡,同墨子一起觀察過“小孔成像”,與魯班一起放飛人類第一個飛行器——風箏……
美表現科學老師和她的科學課上。
英語老師帶我們體驗了異國風情之美。
音樂老師讓我感受了人類第二語言之美。
電腦老師又讓我們體驗了現代頂端科技之美。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要你細心的感受,耐心去尋找,你就會發現,其實,美就在我們身邊。
逐次深化的修改過程:
1、改寬泛的記敘為細節的描寫
上課一開始,我發下這篇學生習作原文,讓學生琢磨文章的不足之處。缺點若干,重點提到的便是習作中用概括的記敘代替了生動的描寫。針對這個學生作文中常見的錯誤,我強調指出:有時候僅僅是一個表情、一個動作就是一道風景,寫人的文章必須有這方面的細部刻劃。學生任選一個片斷進行修改,改寬泛的記敘為細膩的描寫,文章便顯得具體而豐富,增強了感染力。現選摘修改的片斷若干。
語文老師之美 (水夢婷)
語文老師之美,在于她優雅的談吐,舉手投足之間盡顯中華古典之美。
她帶領我們一起領略了漢語之美:我們曾一起去聆聽孔子講學,一起徜徉在大師作品的意境中……
聽,教室里傳來了悠揚的歌聲——“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是語文老師在帶領我們領略弘一法師的風采。
懷著敬仰的情感回顧了弘一法師李叔同才華橫溢的一生之后,她帶頭唱起了悠遠的《送別》,我們也跟著齊聲唱起。我深深地領略到《送別》重凄涼的美麗和惜別的無奈。我看到老師的眼中透出無限的憂郁,她的身體略微搖曳著,完全沉浸在詩詞和樂曲中……
美融入在語文老師和她的語文課上。
語文老師之美 (陳福增)
語文老師之美,在于她優雅的談吐,舉手投足之間盡顯中華古典之美。
她領著我們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記得那堂語文課,她為了讓我們領略橋的美,帶領我們排隊來到了學校近處的幾座拱橋上。她站在橋上,用手指點著橋身,然后用簡練的話語講述著橋的歷史,橋的結構;指導我們具體觀察感悟的方法。聲音很清晰,既不重也不輕,聲聲入我們的耳和心。陽光明媚,一縷光線透過她的眼鏡,鏡片在閃爍的同時折射和諧的光。
美,來自于那一刻;美,就在于她的那堂站在橋上的語文課。
數學老師之美(張金峰)
數學老師之美,在她敏捷的思維,在她熟練的計算公式轉化中……
她帶領我們一起進入了一個如魔方般神秘的數學世界,尤其是領略幾何的圖形美。圓,數學中美的化身。然而此時此刻卻給我們數學老師出了個大大的難題,畫圓一般是要用圓規的,但她卻一不小心將圓規折了骨。她皺了皺雙眉,竟一扔圓規,以手臂為規腳,以肩關節為圓心,畫了個大大的圓。如此完美,絲毫看不出是手工作品,全班同學目瞪口呆,許久才發出贊嘆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