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閱讀應試錦囊
●判別對錯
要素:判斷十引用材料+分析一致性
(三)古詩鑒賞題
l、鑒賞主題常考類型
-思鄉(xiāng)思國、感時傷懷、建功報國、熱愛自然等。
2、概括景物特點(意境或畫面氛圍特點)常用詞語
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索凄涼等。
3、詩歌的語言特點常用詞:淡而有味、清新質樸、簡潔明快、含蓄深沉、絢麗多彩、平中見奇
4、常見題型
(1)意境型考題: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詩中的景物有什么特點?)
“怎樣”=具體描繪詩中畫面+總氛圍特點的高度概括
(2)主題型考題:此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主題,哲理等)
(3)語言鑒賞型考題:“——”詞用得十分精妙,請分析其妙處。
請賞析詩中三四句的妙處。
答題思路:參照散文中的語言表達作用題答法。
(4)手法運用型考題:這首詩運用了襯托(對比等)手法,請分析其作用。
答題思路:詩中…處中…與…進行了對比(用…來襯托…),(舉出運用該種寫作手法的例子),寫出了—─(內容的精準概括),表現了——(注意聯(lián)系中心,寫作目的和思想感情)
5、常見意象
(1)楊柳;送別、留戀、傷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漢代借別的風俗。表達依依惜別
的深情,后多用它傳達怨別、懷遠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等。
(2)酒:離別與祝福“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3)月亮:思鄉(xiāng)如李白《靜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4)流水:多傳達人生苦短、命運無常的感傷與哀愁。
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5)斜陽(夕陽、落日):多傳達凄涼失落、蒼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隱《樂游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6)梅花:傲雪、堅強、不屈不撓。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7)紅豆:相思如王維《相思》詩:“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8)梧桐:梧桐是凄涼、凄苦、悲傷的象征。
(9)菊:隱逸高潔脫俗
(10)(孤)雁:孤獨思鄉(xiāng)思親音信消息鴻雁:書信——對親人的思念。
(11)春風:曠達歡愉希望,東風:春天美好
(12)西風:落寞,惆帳衰敗游于恩歸,狂風:作亂摧毀舊世界的力量
(13)落花:“落花”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暫,借春、傷時的惆悵和對于死亡的焦慮、憂傷。詩人由花落而感嘆人生的無常
(14)丁香、芭蕉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lián)系
(15)竹:常寄托主人公一種清高脫俗的情懷(四)其他注意點
●限字題的解答:
1、根據題目要求作完全準確的表述(此時不要過多地考慮字數的多少);
2、對照字數要求進行簡縮:①去除無關緊要的修飾語,②多音節(jié)詞改為單音節(jié)詞,③用簡稱(尤其是地名)。
3、將符合題意和字數要求的句子連起來讀一遍,看是否有語病,如有,必須修改。要做到句子簡明、完整、通順、明確。
●用自己的話回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