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美好未來》教案
【學習目標】
1、了解學習壓力、考試焦慮癥的表現;知道愛崗敬業、奉獻社會的含義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2、初步具有正確對待和處理學習壓力、考試焦慮問題的能力;能對升學與就業進行正確的選擇。
3、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理智面對學習壓力,克服考試焦慮,保持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職業觀,確立最基本的社會主義職業道德。
【學習重難點】
1、重點:如何理智對待學習壓力與愛崗敬業和奉獻社會。
2、難點:升學與就業的選擇與如何克服考試焦慮是本課的。
【自主學習】
1.新時代對人才的要求是什么?(提示:新時代對人才的要求體現了我國的人才觀:全面發展的人才觀,即德智體全面發展。)
2.學習壓力存在的原因
。面對學習壓力我們的態度是
。
3. 是對學習效果的一種必不可少的檢測手段。克服考試焦慮的主要途徑是培養自己的 能力。
4.在選擇就業之路是要注意哪些?
5. 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最基本、最起碼、最普通的要求。
6.愛崗與敬業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愛崗是敬業的 ,敬業是愛崗情感的進一步 。
7. 就是積極自覺地為社會作貢獻。愛崗敬業是奉獻社會的 和 ,奉獻社會是愛崗敬業的 。奉獻社會是社會主義 的本質特征。
【合作探究】
一、看下面的案例,就案例談自己的看法。
1989年,一位叫周武的小學教師對該校小學畢業生的成長經歷進行跟蹤調查。經過XX年的調查,他發現了一個規律:在小學期間前幾名的“尖子”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學乃至工作之后,有相當一部分會 “ 淡出 ” 優秀行列,而許多名列第十名左右的學生在后來的學習和工作中出人意料地表現出色。周武將這一現象稱為 “第十名現象”。
討論:根據你的觀察,為什么會有“第十名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