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專題--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教學設計
魯教版
【課標要求】
2.6懂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以平等的態度與其他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與習俗。
1.5感受個人情感與民族文化和國家命運之間的聯系,提高文化認同感和建設和諧社會的責任意識。
4.7學習和了解中華文化傳統,增強民族自豪感,增強與世界文明交流與對話的意識。
【復習教材內容】
八年級上冊第二課《我們共有一個家》包括 “我愛你,中國”和“我們都是龍的傳人”兩個項目。
九年級第九課《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包括“民族精神耀中華”和“高清民族精神的火炬”兩個項目。
九年級第十一課第二個項目中第二個層次“開放的中國盼著我”:在對外交往中,學習借鑒外來優秀文化,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
【學情分析】
當代的中學生,缺乏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民族文化精神滲透。不少學生不讀書,在學業重壓下不及旁騖,要么只喜歡看無用的閑書、荒誕的怪魔小說、低俗的青春小說,或者迷戀網絡,喜歡網絡語言。走進書店,所謂的中學生讀物,就是滿架的教輔,學生不愿光顧。最吸引他們的是經過商家炒作的怪異、低俗的 “青春讀物”,再加上幾個歌星、超女,就成了他們全部的“精神庫藏”。信仰缺失的少年人沉浸于其中,會感到無助,心靈脆弱,精神匱乏。傳統的“真善美”價值觀被顛覆了。
因此,引導學生熱愛和學習傳統文化,自覺培養和弘揚民族精神,與時俱進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已成為當務之急。
【復習目標】
1、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熱愛傳統文化,在了解學習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基礎上,感悟其中蘊含的民族精神,做中華文化的傳播者,做民族精神的傳承者。
2、能力目標:
自覺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能力,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能力;在生活中自覺弘揚民族精神的能力,與時俱進豐富民族精神的能力。
3、知識目標:
知道中華文化的特點;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關系;民族精神的內涵;學好優秀傳統文化的方法;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徑。
【復習重點】如何學好中華文化;如何培育民族精神
【復習難點】如何培育民族精神
【復習準備】
學生通過查閱資料、上網等各種渠道搜集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事例,并思考與教材知識的聯系。
教師要學習、了解XX年春節晚會,XX年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人物評選活動,中外文化交流,黨的xx屆六中全會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決定等時政熱點背景材料,深挖時政熱點與教材知識的結合點,力爭把知識點穿成知識串,使學生宏觀上把握文化專題的知識點。
【復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 案例教學法
【復習思路】專題復習課要圍繞“把握課標——鏈接教材---整合觀點----抓住熱點----注重方法”的思路呈現。本教學設計以XX年春節晚會本身,精彩節目以及折射出的思想內涵為背景材料,在小組合作學習下,引導學生從教材知識的上下銜接、基本觀點的整合、時政熱點與教材的結合點的整合和答題技巧格式整合等角度全方位地復習文化的相關內容。
以 “XX年春節晚會的精彩剪輯視頻”導入本復習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