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專題--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教學設計
1、 列舉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事例或中國積極吸收外來文化的事例嗎?
2、 探討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意義?
感悟民族精神
XX年春晚也是春節晚會舉辦30周年的慶典。其中的節目:歌曲《致敬30年》中《常回家看看》、《我的中國心》和《愛的奉獻》再次回響時,全場共鳴,愛家,愛國,大愛無私的情感在每個人心中傳遞。春晚既是中華文化的盛宴,也是民族精神的盛宴。
【圖表展示】(老師邀請有創意和繪畫天賦的同學展示在黑板上)
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關系。
【教師點撥,突破難點】民族文化是感性的,具體的;而民族精神是理性的,抽象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學生理順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的關系,有助于更深刻地感悟民族精神;有助于學生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找尋其中的思想內涵,把握民族精神。
【知識拓展】
感動中國人物劉偉,一個雙手截肢的年輕人,可偏偏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熱愛上了鋼琴,為了追求他的鋼琴夢,為了實現他的音樂夢,他開始了夢想之旅。沒有雙手,只好用雙腳來彈奏樂曲,那是一般人不能做到的,但是,劉偉卻克服了重重的困難,練成了這個特殊的本領。悠揚的鋼琴聲響起,那是用腳趾彈奏的音樂,那是夢想的聲音。劉偉,是普通人,靠勤奮實現了夢想,感動了國人,成就了自己。
1、劉偉身上體現了那些具體的民族精神?
2、你打算如何學習劉偉身上的優秀品質?
踐行民族精神
XX年春晚的主題是“天下一家”,短片《回家過年》畫面溫馨而富有感染力,尤其是最后那句話 “只想讓爸爸媽媽早點享清福”,多么樸實感人的語言啊!宋祖英含淚演唱的《叫一聲爸媽》、蔡國慶和王珞丹合唱的《常回家看看》、陳坤的《好久沒回家》、朱之文的《我要回家》、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等一些歌曲,唱到了很多人的心坎上,這是整臺晚會中最令人動情的時刻。
【回顧教材】(小組間互問互答,優勝小組獲“卓越小組”稱號)
1、這些耳熟能詳的歌曲體現了哪些具體的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的內涵
3、新時期弘揚民族精神的意義。
4、青少年如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教師點撥,理順知識】要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角度全方位把握教材相關民族精神的知識點。
【整合教材】
學生回顧:本知識在初中哪本教材呈現的?
學生歸納:你把握了哪些基本觀點?
【走進生活】培育民族精神關鍵落實在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中,你做過或即將做哪些事情培育民族精神?
【落實行動】民族精神不是高不可攀的,類似愛護環境衛生,服務社區等點滴小事都是在弘揚民族精神。從誦讀文學經典開始傳承中華文化;從給他人一個鼓勵的眼神開始傳承優秀文化,弘揚民族精神。
【環節總結】(依某一組的整合為準,其他小組加以補充,組長記錄,最終形成本小組的集體智慧成果,小組成員共享)
學生總結:這些知識散落在哪些教材中?
(教師總結:八年級上冊第二課《我們共有一個家》、九年級第九課《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和九年級第十一課“開放的中國盼著我”)
學生總結:整合初中教材文化專題的觀點
(教師點撥,適當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