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教學設計
師:在當代,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得到了發揚光大.新時期的民族精神你知道多少
生:如"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等.
課件三:展示"兩彈一星"的圖片和資料.
資料: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成為繼美國,蘇聯,英國之后第四個能自己研制氫彈的國家.
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后,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師:什么是"兩彈一星精神"
生: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作,勇于攀登.
課件四:展示"1998年戰勝歷史上特大洪災"的錄像.
師:你知道什么是"抗洪精神"
生:"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于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為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注入了巨大的精神動力,展示了中國人民不可戰勝的凝聚力量.
課件五:展示"抗非典"的flash
師:什么是"抗非典精神"
生:臨危不懼,沉著應對;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無私奉獻,頑強拼搏;萬眾一心,敢于勝利.
課件六:"神舟六號飛船載人航天飛行"的錄像.
師:你知道什么是"航天精神"
生:"載人航天精神"是指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堅,特別能奉獻.
設計此環節,主要目的在于通過一組視頻,圖片,文字等材料對學生多種感官的刺激,引起學生思想上的震撼,產生認識上的共鳴: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從中體驗民族精神的偉大力量,并內化為自身的精神力量,要繼承和發揚.
師:暢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戰爭年代,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在改革開放以后這不同的階段典型的人物與事跡,說說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的民族精神,并完成下面表格.(課件展示表格)
時期
民族精神的體現
革命戰爭年代
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
新中國成立初期
大慶"鐵人"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鋒精神,孔繁森精神
改革開放以后
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三峽移民精神,
載人航天精神,青藏鐵路精神
設計此環節,主要目的在于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幫助學生回顧自己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綜合歸納能力.
(五)弘揚傳承民族精神
課堂活動:民族精神我傳承——我的理想我的選擇(課件展示問題)
1,請談談自己的理想.
2,討論:為了實現我們的理想當今青少年要具備怎樣的民族精神
說一說:(課件展示問題)
歷史的車輪帶我們滾滾駛入新世紀,我們依然難以忘懷那些對中華民族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先烈們.你能踏尋先烈走過的足跡,說說那些對中華民族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先烈和他們光輝的事跡嗎 (學生回答)
猜一猜:(課件展示資料與圖片)
1,他是一名普通的解放軍戰士;他說過:對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象夏天一樣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象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象嚴冬一樣殘酷無情.幾十年來,每逢3月,人們就用具體行動來紀念他.(雷鋒)
2,他在西藏工作十余年,從踏上西藏高原那天起,他就暗下決心:把自己的一切獻給祖國這塊神圣的土地,獻給勤勞,勇敢的藏族人民.在阿里不到兩年的工作時間里,全地區106個鄉他跑遍了98個,行程達8萬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到處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跡.在地震的廢墟上,他領養了三個失去親人和家園的藏族孤兒 ,他悄悄賣血供三個孩子讀書.(孔繁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