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教學設計
3,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個女英雄.十里長街,白花勝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動在百姓心中的豐碑!掃惡打黑,除暴安良,她鐵面無私;噓寒問暖,扶危濟困,她柔腸百轉.(任長霞)
4,當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就對另一個更弱小的孩子擔起了責任,就要撐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學會友善,勇敢和堅強,生活讓他過早地開始收獲,他由此從男孩開始變成了苦難打不倒的男子漢,在貧困中求學,在艱辛中自強,今天他看起來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從來是強者.(洪占輝)
5,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為了一個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進三出,危險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選擇,因為這瞬間動作源自內心品質.從人群中一躍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俠之大者.(魏青剛)
設計此環節,主要目的在于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語言表達和創新思維能力,并提高思想覺悟.
(六)課堂總結
通過角色換位法,請一學生上臺總結本課所講的內容.
師小結:真正的民族精神需要我們在平時的一點一滴中去培養.希望同學們努力學習,提高能力,共同來關心祖國的命運和民族的發展.
(七)布置作業
課本第82頁的問題1和問題2
(八)板書設計
3.3民族精神代代相傳
二,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1,民族精神的內涵
2,民族精神的重要意義
3,在當代,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得到了發揚光大
五,教學后記
這節課的設計雖然不是很精致,但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學習熱情令我欣慰,同時也讓我深深體會到新課程下教師所擔負的重大責任.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教師不能因此放棄自己是指導者的責任.面對搜集能力尚不完備的學生,如果只是輕描淡寫地布置學生自己去搜集,效果肯定不好.所以在本節課的課前準備,我為學生列舉了幾種搜集資料的方法,并引導學生對資料進行自我構建.
課堂需要預設,更需生成.教師要有課程開發意識和課堂生成意識,要有開放的教學時間和空間,不能只顧自己預設的教學思路,還應結合學生課堂的種種表現,積極開發課堂資源.
六,修改教學設計方案
學生的創新精神只有在創新實踐中才能得到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有效提高,一切都不能空談.所以為了真正讓學生能把民族精神發揚光大,可以設計一些情境,讓學生來"重走長征路".如"三灣改編"就是定活動規則,"遵義會議"就是各個小組研究活動方法,"四渡赤水"就設計四次障礙,"吳起鎮會師"就請各個小組作總結評價等.通過這樣的活動,既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并在活動中促進情感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