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
以書面的方式將教育的內容進行強化,能夠讓我們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學習,充實自我,享受到教育的快樂和幸福;同時能讓我們師生都有更多思考和回味的空間,歷久彌新,身體力行,持之以恒。
3、書聲瑯瑯,開卷有益。
文以載道,繼往開來。以古詩詞、成語、典故、諺語為載體,探究哲理,使我們在文化的海洋里感悟“天下為公”的理念,“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風骨;“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位卑未敢忘憂國”的精神;“無為而無不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道理原則。在探究中我們也感悟到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思想文化中的自尊、自信、自強的民族精神。在這些思想的熏陶中,我們陶冶了情操,凈化了思想。
附錄:
▲社會發展階段的閱讀材料
XX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182321億元,比上年增長9.9%,已連續3年保持10%左右增長。全國人均gdp1703美元。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扣除價格因素,比上年實際增長9.6%;年末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4.1萬元,比上年末增加2.1萬億元。
▲XX年12月2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根據經濟普查數據修訂的XX年我國gdp數據,XX年gdp總量達到159878億元,增加2.3億元。由此,我國經濟總量在世界的排名前移以為,成為第六,排在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之后,XX年又可能超過英、法,排名第四。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算法,調整后,XX年我國人均gdp從1276美元上調為1490美元,從世界排名第112位上升到第107位,XX年人均達1700美元,但仍在100名以后,人均只有全球的五分之一。
▲新華網北京11月29日電(記者劉錚、杜宇)“十五”期間,我國經濟增長率年均為8.8%,大大超出7%的預期值。
受亞洲金融危機的滯后影響,“十五”開局兩年中國經濟增長相對平緩。2001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為7.5%,2002年為8.3%。
作為應對措施,亞洲金融危機以來,中央政府連續多年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在這些政策效應的累積作用下,從2003年起,我國經濟自主增長能力不斷增強,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的上升期。突出表現在,投資需求高歌猛進,凈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不斷回升,而消費需求趨旺。
2003年,中國經濟增長率一舉躍升至9.5%,2004年繼續保持這一增速,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初步預計,今年經濟增長速度將在9%或略高。
▲二十年中國經濟發展概況圖表
單位 1978年 1997年
國內生產總值 億元 3624.1 74772.4
城鎮居民人均生活費收入 元 316.0 5160
農村居民人均生活費收入 元 133.6
社會消費零售總額 億元 1558.6 28843
進出口總額 億美元 206.4 3251
出口總額 億美元 97.5 1827
進口總額 億美元 108.7 1424
國家外匯儲備 億美元 1399
▲對外開放中的“引進來”和“走出去”。
▲短短七年,都市快報就從一株幼苗長成了一棵大樹。前不久結束的世界報協第59屆年會公布:浙江有兩家報紙入圍世界報業發行前100位,其中《都市快報》排在第71位,比去年前進了17位。《都市快報》創刊于1999年1月1日,是中國第一份四開異型加長報,在創刊之始,就以創新為宗旨、為手段,匯聚了一大批有創新思維和能力、有獻身和創業精神的辦報人才,創業七年取得驕人業績:蟬聯世界報業發行百強,今年躍居71位,名列浙江第一;躋身XX年度全國晚報都市報八強,為浙江第一;榮獲XX年中國十大最具成長性創新傳媒,系浙江惟一;入圍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品牌價值達11.2億元。創刊才7年多的都市快報創造了一系列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不僅是都市快報的榮譽與驕傲,也是市委、市政府和全杭州市民的光榮與驕傲。這些成績的背后,也充分體現了杭報人的一種可貴的精神,這就是“永不滿足、永不停步、勇攀高峰、勇于創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