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中學教案
2、凌晨3時,小清看著沒有復習好的課文,急得想哭。想到即將到來的中考,她心里就更加慌亂。第二天早上,小清拖著疲乏的身體到了學校,覺得頭腦中一片空白。
(1)小清是否面臨過大的考試焦慮?焦慮來自哪里?
(2)你有哪些應對考試焦慮的好辦法?說給大家聽聽。
參考答案
1、(1)考試的目的是檢測自身的學習能力,發現知識的缺陷?荚嚨闹饕康牟皇菫榱诉x拔,而是為了教育;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
(2)分數是學生學習的結果之一,分數在一定程度上能表現學生的學習情況,診斷學生的學習狀態,并能調節學生的努力方向,好的分數還能給學生的學習以激勵作用。分數并不是學生的命根,也不是學生的惟一。
(3)中學階段的學習是為了在學習中找到樂趣,豐富自己的生活,不斷完善自我,實現自我健康、有個性的發展,同時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1)小清面臨著過度的考試焦慮。他的考試焦慮主要來自于自己考前復習不夠充分,對自我期望值過高,學習基礎比較差、性格比較內向、學習方法不夠靈活等。
(2)應對考試焦慮的辦法有:①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念,正確認識和對待學習、考試與分數,保持良好的學習生活狀態;②實事求是地調整自我期望;③增強自身實力④進行積極的自我對話⑤保持積極的行為狀態等。
第三課時 活到老 學到老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了解“學習型社會”、“終身學習”的含義,懂得學習是一生的責任和義務的道理。
2、能力目標:通過對學習型社會的分析,提高學生養成良好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終身學習的意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讓學生明白進入學習型社會,需要確立終身學習意識,培養學習的自信心,掌握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謙虛的學習品質,樹立良好的學習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型社會需要終身學習的意識,即“活到老,學到老”。
難點:如何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克服學習壓力和考試焦慮,形成終身學習的觀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學習有壓力、考試出現焦慮這都是中學生的正常現象,但不適當的學習壓力、考試焦慮往往與我們對學習的態度密切相關,那么,我們應該樹立怎樣正確的學習態度呢?(開門見山式)
二、學習新課
1、說一說:學生閱讀并思考課本p99問題:你贊成誰的觀點?說出你的理由。
請2-3位同學回答。要求闡述清楚在學校是學習,在社會上也要學習的理由。
——結論:我們的一生都離不開學習,學習是一生的責任和義務。
2、寫一寫:課本p99我對學習的認識
⑴老師講解“學”、“習”的含義:
“學”就是通過讀書、聽講、觀摩、思考等,掌握已有的知識。
“習”是實踐。即在學得了理論知識之后就要照著去做。
實際上,“學習”是學、思、習、行的總稱。
⑵請三名學生談對學習的認識后,請大家寫在課本p99方框內。
(對學習的認識,每個學生可能不一樣,但基本理解如下:)
一般地說,學習是學習者把外界的經驗、知識、信息內化為自身素質的過程,這是一個個體的心理過程,是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猶如人總是要把外界的食物經過消化吸收,變為自己的血肉之軀,使自己成長起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