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的中華文化》
(1)例舉我國著名的文化典籍,學生說出他們的名字。中國著名的文化典籍,作為學生來說應該是一個常識性的知識,學生應該具備掌握這些知識的能力。
(2)你認為最能代表中華文化的人物有哪些?他們的主要成就是什么?我們可以從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其文化成就這兩個方面進行探究。九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這方面的背景知識,只要有意識的加以引導并啟發他們的思考,就能達到探究的目的。
(3)學生例舉我國的四大發明,并在欣賞中得到感悟。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我國的科技工藝在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中都占有很高的地位。
(4)學生說一說我國文字的演變,從欣賞文字的演變過程中,了解我國文化的發展過程。
(5)學生欣賞我國水墨山水式的國畫,了解中國的國畫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獨樹一幟。它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結:通過對文化的展示讓我們感悟到中華傳統文化對我們民族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價值取向等方面以及對世界文化發展的深遠影響。
3、弘揚中華文化
框題二 傳統美德 薪火相傳
1、說故事——走進代代相傳的傳統美德看圖片說出“蘇武牧羊”、“負荊請罪”、“徙木為信”的故事,談談所蘊涵的傳統美德對今天的影響。目的讓學生感受中華傳統美德的內在力量,從而做中華美德的傳承者。
2、看發展——感悟與時俱進的傳統美德 展示中華民族十大傳統美德,并以問題的形式呈現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目的在于讓學生感受中華傳統美德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對前一個活動進一步加以擴展,以利于學生對中華傳統美德極其影響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探究實踐
結合本課所學內容,讓學生討論:有人說,中華傳統美德現在不需要了。你認為這一觀點對嗎?
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作為傳統道德的精華,中華傳統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隨著時代的變化和實踐的發展,其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
本課小結:做中華文化的守護者、傳播者。做中華美德的繼承者、弘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