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暢談理想教案
二、講授新課
【師】社會共同理想是對美好的社會制度的追求和向往,是處在一定歷史環境中的社會成員共同的奮斗目標。你知道哪些古今中外的社會理想?
【生】(討論2-3分鐘,然后派代表回答)
【師】根據以下資料進行適當的補充
1、柏拉圖,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法律思想家。他出生在雅典一個富有的奴隸主貴族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他的生日據說與太陽王阿波羅相同,都是5月21日。柏拉圖的法律思想應當分成為二個階段。他前期的思想是重人治而輕法治,體現在他的“哲學王”思想,認為哲學家的決策比法律更高明,有“賢人而無需法律”。他后期的思想發生了轉變,在堅持哲學家是國王的前提下,承認了法律的作用,主張人治與法治相結合,甚至認為“無法之國家必覆滅。”他思想的閃光處集中于其著作《理想國》:所謂理想國,是柏拉圖推理出的一個“正義、美德”的國家,這個國家應當由統治者、軍人、勞動者三種等級的人組成,而奴隸則只是一種活的財富。柏拉圖作為奴隸主階級的法學家,他的思想當然要受到歷史與階級的局限。馬克思在揭露柏拉圖的理想國時指出:“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分工被說成是國家的構成原則,就這一點說,他的理想國只是埃及種姓制度在雅典的理想化”。盡管如此,柏拉圖仍不失為一位偉大的法學家,他的理論成為后世歷代自然法學大家們的思想源泉,他的“理想國”甚至深深影響了后來諸如摩萊利、圣西門、傅立葉等空想社會主義者。
2、康帕內拉的《太陽城》 17世紀初,意大利南方監獄一間陰暗、潮濕的牢房中坐著一位兩鬢斑白的老者,他忽 而凝神沉思,忽而低頭揮筆疾書…… “這是個陽光明媚的美麗的地方。在這里,沒有富人,也沒有窮人,財富屬于每一個 人;這里沒有暴力,沒有罪惡,人們過著和平安詳的生活——這就是太陽城。” 意大利思想家、作家康帕內拉的名著《太陽城》,就是這樣在監獄中寫成的。 康帕內拉出生在意大利南方的卡拉布里亞。從年輕時代起,他就對哲學、宗教、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和精深的研究。因為宣傳唯物主義思想,對教會權威大膽提出懷疑,他兩次被 宗教裁判所審判。 當時的意大利分裂為很多的小國,各小國間相互敵對,給外國侵略者以可乘之機,成為 西班牙等國掠奪和角逐的場所,連年戰爭不斷,人民深受苦難。1599年,31歲的康帕 內拉領導組織意大利南部人民,準備發動一次起義,推翻西班牙的統治。可惜機密泄露,起 義失敗,康帕內拉被捕。 自此,他先后被囚禁在那不勒斯和羅馬等地的監獄中長達30年。殘酷的刑罰,血腥的 拷打,沒有使他屈服,在漫長的暗無天日的牢獄生活中,康帕內拉對人類歷史的發展、黑暗 的現實和未來社會進行了深深的思考: ——為什么極端的貧窮,會使人成為惡棍、滑頭、騙子、小偷、陰險者? ——為什么大量的財富和高人一等的地位,會使人目空一切,愚昧無知,變節賣國,欺 詐說謊,冷酷無情,壓迫弱小? 長期的思索,他終于找到了一個答案:私有財產是一切罪惡的根源! 他領悟到:要使人類真正解放,一定要廢除私有制,建立起一個沒有私有財產、沒有不 平等制度,沒有人壓迫人現象的新社會。 在《太陽城》這部作品中,康帕內拉假借一個游歷者的見聞,用對話錄的體裁,描繪了 一個消滅了私有制和剝削的大同世界。同時,他也對意大利的現實社會制度進行了有力的批 判。 在游歷者和他遇到的兩位“太陽城”青年的問答對話中,談到了兩個城市,一個是那不 勒斯城,一個是太陽城。 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城,有七萬居民,其中只有一萬多人從事勞動。這些人由于過度 的、不間斷的勞動而精疲力竭,以致縮短了壽命。而那些大量游手好閑之徒,他們什么也不 做,但卻貪得無厭,慳吝成性,過著奢侈淫逸的豪華生活,還要用高利貸去盤剝窮人。他們 滿身都是疾病,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 談到“太陽城”,兩位青年說:“陽光不僅照亮了大地,而且也照亮了我們每一個人的 心。” 在太陽城,每人每天勞動4個小時,其余時間,都用來研究有趣的學術問題,開座談 會,閱讀書籍,講故事,寫信、散步,做有益于身心的體育運動。 這里沒有不勞動的寄生蟲,沒有富人,也沒有窮人;也可以這樣說,太陽城的居民,都 是富人,也都是窮人。說他們是富人,因為公社的財產都屬于他們;說他們是窮人,因為他 們沒有私有財產。他們使用財富,但決不會被財富所奴役。 接受了兩位青年的邀請,游歷者進入“太陽城”參觀。他們穿過了田野,走進了村鎮, 一棟棟小樓房整整齊齊,一律朝南,沐浴在明媚的陽光下。 “這是我們的公共寓所。房子統一由公社建造,分配給大家使用。”青年介紹說。 游歷者看著、看著,發現每棟樓房的墻上,都畫著五彩的壁畫,有的畫風景,有的畫人 物,也有的畫動物、植物,每棟房子的壁畫都不一樣,真是豐富多彩極了。 “你們房子上的壁畫,畫得多美啊!” “這是教育兒童的好教材。我們是用圖畫來對兒童進行直觀教學的。” 真的,那里有一位老師,帶領著二、三十個年齡大約五、六歲的兒童正在壁畫下講解呢。 “你們的兒童從小都能上學嗎?” “全部都能上學。孩子是我們公社的未來,大家都關心他們,到了10歲,除了學文化 和科學知識以外,還要學習手工勞動和農活。長大了,個個能畫圖、能做詩,也個個能做 工,能種地。” 游歷者贊嘆不已。 再往前走,進入太陽城的中心。一所巍峨的教堂,矗立在廣場的兩邊,面向東方的是兩 座尖塔,塔尖刺向天空,尖頂上用黃金做成的十字架,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你們都信仰宗教嗎?”游歷者隨口問到。 “是的。上帝使我們心地純正。” “你們有政府嗎?” “有,這就是政府大廈。” 游歷者隨著青年所指的方向望去,廣場東邊有一所圓柱大廈,占地面積很廣,看來能容 納許許多多人。 “你們政府的辦公人員很多吧?” “不!政府的官員很少。這大廳是民眾的聚會場所。我們這里,管理人員都由人民選 舉。如果做得不好,就由人民去撤換。最高領袖也是人民選舉的。他是一位很有智慧和才能 的人。他既是宗教的主教,又是哲學的思想家。最高領袖有三個助手,一個管‘愛’,一個 管‘力’,一個管‘智慧’。”“管‘愛’就是關心人,因為公社的每一個成員都是社會的 主人,要從工作上、生活上關心他們。管‘智慧’就是發展科學和文化,讓每個公社成員都 有學問、有技術、懂科學、懂藝術。” “你們也用暴力嗎?” “不,我們這里不用暴力。人民有了錯誤,就用上帝的教義開導他,純潔他的心靈。” “那么,為什么還要有人管‘力’呢?” “我們這里,任何人都不使用暴力,但也不能容忍別人使用暴力。如果有人要來進攻, 我們就會起來戰斗。這里的人們都相信,太陽城的生活方式是最美好的。” 游歷者聽了這番介質,贊嘆地說:“太陽城的生活方式的確是值得稱贊的!” 《太陽城》雖然描述的是一個理想的空想社會,但它也說明了一個光輝的真理,只有廢 除私有制,才能為科學和文化的繁榮創造前提;只有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的社會, 才能使人的聰明智慧得到完滿的發展。當然,康帕內拉沒有也不可能提出怎樣才能廢除私有 制,去具體建立一個沒有階級的社會。但他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卻對后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1626年康帕內拉出獄后,遷居到法國。從此,《太陽城》在全世界公開出版,成為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一部極有影響的著作。康帕內拉的這種描述,不過是一種幻想,因為它在當時既沒有實現的物質條件,也不可能具備現實的思想基礎。如私有制和剝削制度都是在生產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產生的,它也必將隨著生產的發展而消亡。但當時并不具備私有制和剝削制度消亡的主客觀條件。況且,對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方向,我們可以科學預見,但未來的事情具體如何發展,應由未來的實踐去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