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時政專題:關愛生命 遵守法律和公德
解析:本題是一道案例評析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和人格尊嚴權等法律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解答第一問時,應該注意對二人的行為分別評析,進行多角度思考。解答第二問可以從道德和法律兩個角度來回答。
【答案】(1)①小陳的行為侵犯了同學的人格尊嚴,應受到道德的譴責和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但卻為此招來了殺身之禍。
②第一,小單同學面對侵害,不懂得用法律手段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第二,他對小陳實施綁架勒索,侵犯了小陳的人身自由權利,犯了綁架勒索罪;第三,伙同他人將小陳打死,侵犯了小陳的生命健康權,犯了故意殺人罪。因此,應承擔刑事法律責任,受到法律的嚴懲。③小單還是未成年人,因此,他應受到相應的司法保護。
(2)這起惡性事件給我們中學生的警示:
①我們應自覺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團結友愛,與人為善;
②要增強法律意識,做到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用合法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6、11月3日,南京5個月大的嬰兒徐寶寶因高燒、眼眶部腫脹等癥狀,入南京市兒童醫院住院治療,嬰兒住院病情惡化時,家屬幾次向值班醫生反映病情,由于醫生打游戲、睡覺等原因,都未得到及時有效救治,由此導致了嬰兒病情急劇惡化次日早晨不治身亡。由專家、網民、記者等組成的聯合調查組的最終調查結果:患兒家屬的投訴情況基本屬實。值班醫生隱瞞事實真相,市兒童醫院調查手段簡單、調查結果與事實不符。上網玩游戲的當事醫生被吊照開除,南京兒童醫院診治措施有失職行為,院長書記分別受處分。
請回答:
(1)南京市兒童醫院當事醫生侵犯了患者的哪些合法權利?
(2)我們應該如何為這些脆弱的生命設防?
【答案】⑴生命健康權
⑵①國家醫療主管部門要加大檢查、監督、管理力度。②醫院等經營機構要加強對員工的教育和管理,依法規范經營行為。③醫生要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增強法律意識,真正為患者著想,為患者服務。④患者要提高自我防范和保護意識,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7、XX年11月12日,廣西南寧市教育部門聯合交警部門下發了《關于建議南寧市中小學學生不要騎電動自行車上路的通知》,未滿16周歲的中小學生一律不準騎電動車上路。據交警部門統計,近年來,南寧市電動自行車增多迅速,眼下已逐漸成為一些中學生甚至是個別小學生的代步工具。由此引發的交通事故已成為威脅中小學生生命安全的嚴重隱患。僅XX年1月至9月份,南寧市共立案16周歲以下因騎電動車,造成或引發交通事故118起,死亡25人,受傷139人。有關方面稱,由于中小學生年齡小、經驗少、應變能力弱、道路交通法規安全意識不強,造成的交通事故有逐步上升的趨勢。
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關心社會:南寧市教育部門聯合交警部門下發這樣的通知,旨在保護中小學生的什么權利?
(2)理論探討:聯系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國家為什么需要保護中小學生的這一權利?
(3)我在行動:談談你周圍有沒有侵犯中小學生這一權利的情況,請舉例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問題的方案。
分析:此題是一道以時政材料為背景的分析材料題。解答這類題目時應做到:一要認真審題,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審題要注意要題目中的材料、設問及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認真審題得知,該題考查生命健康權這一人身權利中的重要權利。第1題不難回答;第2題,聯系材料中的“中小學生年齡小、經驗少、應變能力弱、道路交通法規安全意識不強”及所學知識,不難從未成年人的特點、在國家發展中的地位及生命健康權的重要性等角度作答。第3問,考查學生關注社會、學以致用能力。舉例不難,只需注意所舉例子是現實生活的真實例子即可。解決措施可從不同的角度加以思考,如法律、道德和宣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