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 實現我們的共同理想教學設計
第九課 實現我們的共同理想
第一框《我們的共同理想》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明確我們的最高理想和現階段我們的共同理想;
(2)把握最高理想與共同理想的辯證關系;
(3)理解小康水平包含的內容;
(4)明確新世紀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能力目標:通過圖表展示,培養學生讀圖表和分析圖表的能力;通過對小康一詞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學習,幫助學生實現全面和發展地看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幫助學生了解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共同理想和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明確新世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從而樹立崇高的社會理想,時刻準備承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教學重點:我們的共同理想
教學難點:
1、最高理想與共同理想的關系;
2、小康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系。
教學方法:舉例、討論、比較等方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從XX年1月開始,在全黨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使廣大黨員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是這次教育活動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為什么要樹立共產主義理想?共產主義社會是怎樣的?如何實現這一理想?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我們的共同理想》。
一、我們的共同理想
(一)走進共同理想
活動1:你能想象理想社會是怎樣的嗎?
(答:沒有戰爭,世界是和平的。沒有國界,沒有貧富差距,人人平等,產品將非常豐富。所有的工作都由機器人來干,人們只需要操作機器人。醫學更發達,人的壽命將會延長。沒有犯罪,人人和睦相處。將有更多的同學能上北大、清華,而且是通過遠程教育,不用到北京上。……
答:經濟上,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人過上殷實的日子。政治上,更加民主,更加和諧。文化上,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社會更加文明。社會生活,每個人自由全面發展。教育上,享有更加良好的受教育的機會。)
在中外歷史上,出現過許多偉大的理想主義者,他們曾經為建立一個理想社會提出了自己的設想甚至付諸于實踐:
①在中國古代曾把理想社會稱為“大同”,其核心是:“天下為公”。②中國近代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為在他的《大同書》中把大同社會幻想成“無幫國、無帝王、人人平等、天下為公”的社會。③十九世紀初三個著名的空想社會主義代表,他們是法國思想家圣西門、傅立葉和英國思想家歐文。圣西門設計的理想社會叫“實業制度”;傅立葉的理想社會的基層組織叫“法郎基”;英國的歐文創辦的理想社會叫“新和諧公社”,他耗費了幾乎全部財產建立的這個“天堂”只存在了四年就解體了,自己也為此一貧如洗。
……
這些思想家都提出了自己對理想社會的設想,并進行了一些嘗試,但他們的設想都沒有成功。
1、我們的最高理想
而馬克思主義科學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指出人類終將發展到共產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的理想社會將是物質極大豐富,人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社會。它是人類的最高理想。
問題1:我們的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各是什么?二者關系如何?(p110下,111下中,111下-112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