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 實現我們的共同理想教學設計
活動4:請同學們看下面一組圖表和數據,或許你會對我國目前的小康水平有一個新的認識。
材料一:XX年各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比較(美元)
美國 日本 德國 中國
國內生產總值(gdp)(萬億) 14.33 4.84 3.82 4.22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 47400 40330 47500 3250
材料三:
表一、我國東西部的差距
項目
區域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 居民人均收入
1978年 1998年 1978年 1998年
東部 1765元 9522元 東部是西部的1.5倍 東部是西部的4倍
西部 1349.8元 4031
表二、我國城鎮和農村的差距
XX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鄉差距
城鎮 9422元 1983年為1.82:1
農村 2936元 XX年為3.2:1
結合上述圖表回答:
1、上述圖表共同說明了什么問題?
2、聯系上述圖示說說你所在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尚不如意的地方?
(答:說明我們的小康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是低水平的;說明我國的小康水平發展不平衡的;說明我國的小康水平發展不全面的)
問題3:黨的xx大對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提出了哪些新的更高要求?
(答:①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②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③加強文化建設,明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④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改善人民生活;⑤建設生態文明。)
3、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奮斗
我國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地、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因此,跨入新世紀,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在這個新的發展階段,頭20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活動5:本世紀頭20年我國的奮斗目標是怎樣的呢?到2020年,我們的未來社會是什么樣的呢?
(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圖畫,或者是歌曲等形式描繪。)
(答: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問題4:青少年應該怎樣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貢獻?
(答:我們應該立足中國的基本國情,著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關注世界共同的問題,自覺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和文化建設,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擔當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
(三)共創和諧偉業
1、和諧社會是我們的社會理想
活動6:聯系教材p115中的材料,結合歷史知識,說明人類對和諧社會的不懈追求。中共為什么要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答:(1)“和諧社會”有著深厚的思想淵源。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也是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社會理想。
(2)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貢獻戰略任務。]
2、和諧社會的內容
問題5:怎樣理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們所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什么樣的?